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型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度地集中在脸上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上一副墨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一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色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我没有赶得上看,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它已油渍斑斓。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发在我的头上。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小题1】用文中原句回答。 
“我”至今不能忘记先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2】先生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刻画的。
【小题3】用横线画出描写先生外貌的句子。
【小题4】眼镜成了先生最显著的特征,这说明(   )
A.先生知识渊博 B.形象滑稽,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C.突出先生的“凶”  D.既点明先生的特征,又说明其知识的渊博
【小题5】先生说的“一眼望到底”的意思是________,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05 10:0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悠悠童心
当我和童年告别时,没有和它握过手,没有和它谈过心,更没有向它说一声“再见”!
每当我看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我盼望成天和他们一起。
终于在一起了!我们一起在蔚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歌,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我们一同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树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露出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饥饿的孩子。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个好奇症吧!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修手电筒。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么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我希望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
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了50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小题1】本文以“童心”为线索,条理分明,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写横线上的内容。
(1)文章开头:不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实:如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哪个句子标志着作者的思绪由回忆到了现实?请用横线画出来。
【小题4】说说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三峡(节选)
余秋雨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撼。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愤而苍凉。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小题1】三峡的起点是____,与之相关的李白的诗是《________》。
【小题2】用“  ”画出有关《白帝托孤》主要内容的句子。
【小题3】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作者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误解,作用是(  )(多选)
A.小孩子的误会更为浪漫,引导着人们去寻觅那神秘美丽的白帝城
B.道出了作者对白帝城的向往和喜爱

同类题4

阅读小木屋 。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震撼。
“我希望,”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惊愕地看着那男孩,冲口而出地邀请他:“你愿不愿意坐我的车去兜兜风?”
“当然,我非常愿意。”
男孩兴高采烈地坐上车。绕了一小段路后,他眼中充满兴奋地说:“先生,你能不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笑了,他想那男孩一定是要向邻居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辆新车回家。但是保罗这次又猜错了。男孩请求他:“你能不能把车停在那两个台阶前?”
保罗把车停在了台阶前,男孩跑上了台阶。过了一会儿,保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原来他带着跛脚的弟弟出来了。他把弟弟安置在台阶上,紧紧地抱着他,指着那辆新车,对弟弟说:“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告诉你的那辆新车。那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这样的车,到时你就能去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节饰品了。”
(1)圣诞节是每年的哪一天?

(2)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3)保罗有几次猜错了男孩的心思?请说说具体情况。


 
 
 
 
 
 
(4) 你认为男孩(哥哥)是怎样的一个人?


(5)通过这篇短文,你领悟到什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