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按课文内容填空。
《乌塔》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________的能力,以及她对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11-12 09:39: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娩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要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小题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小题2】填空。
短文写了         的读书方法,分别是
【小题3】联系上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你写一句有关读书方法,或劝告他人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我最敬重的人。

我上高中的时候,是个谁都不喜欢的“刺头”。那时的我没有什么理想,没想过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喜欢交______的朋友,也常常惹点事,只是靠着自己多少还有点儿的______维持着学业。

对于我的______,父亲曾无数次地教训过我,有时甚至是拳头加棍棒。可是,说实在的,我那时真的看不起他——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整天穿着沾满油污的衣裳,拿着把小锤,从这辆列车钻到那辆列车,敲敲这,听听那,既没有权,又挣不了几张“老人头”。有一次,在他对我发了顿火后,我鄙夷地看着他,说了一句:“你真窝囊!”他一下愣了,然后就是茫然失措。

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

我很残忍,但是我胜利了。从那以后,父亲很少过问我的事,我的日子越发放纵、惬意,但乐极生悲,一场灾祸突然降临到我的头上。一天中午,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去打饭,其中一个与高年级的学生吵了起来,对方一下子拥上好几个人,我们眼看着好哥们儿要吃亏,就一拥而上。争斗中,不知是谁用刀子把对方一个人扎了,正扎在腿上,鲜血淋淋。几个人见势不妙,一个个都跑了,就剩下我还在与对方拚命,结果被闻讯赶来的校保卫科的人抓个正着,于是,我也就成了拿刀行凶的第一嫌疑人。

很快的,我被带到了校保卫科,我的那几个哥们儿也相继被找来,他们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动了手,事情似乎也有了定论,拿刀行凶的就是我。我愤怒不已,恨自己看错了这些所谓的朋友,交错了所谓的哥们儿,然而我越是为自己辩解,仿佛越是在说谎。

由于拒不交待,当天晚上,我被带到了校长办公室。办公室里坐满了人,主任、学生处主任、班主任……在众人中,我也发现了形容憔悴的父亲。

班主任先发话了,他脸色铁青,指着我语无伦次地大骂了一通,然后是、主任……我偷偷抬眼看了看父亲,他似乎显得异常平静,是啊,他早就对我绝望了,也许发生这种事是他早就预料到的。我后悔了,也害怕了,我觉得自己就像被扔到了一个荒岛上,没有人是我的朋友,没有人信任我。

终于,校长发话了:“事情就是这样,你拿刀扎伤了人,还拒不承认。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人都清楚,你的父亲也在这里,我相信他现在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事实上,我们非常欢迎你离开这里,如果你还嘴硬,现在就卷铺盖走人!”

就在这时,父亲从角落里站了起来,他走到我跟前,我只等一个巴掌落到我的脸上,可他并没有打我。“抬起头来!”他把我的脸扳正,瞪着我,仿佛要看穿我的灵魂,“告诉我,是不是你干的?”

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他叹了口气,目光也变得柔和了。他替我擦了擦眼泪,转过身来对众人说:“我生养的儿子,我最了解。他会打碎玻璃,会跟别人打架,会与老师顶嘴,但是拿刀子扎人他绝对做不出来。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他给我整了整衣裳:“儿子,我相信你!咱们走,这里不要你,咱们到其他学校去,就是所有学校都不要你,我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你!”

也许是父亲的那番话起了作用,学校开始重新调查,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我最终没有被开除。从那以后,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一年以后的高考,我以全校总分第三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以后的人生风雨中,我丝毫不敢有任何厌倦、愁苦、懈怠,因为父亲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与了我信任,我唯一能回报他的,只能是勇敢、诚实、正直地做人。

【小题1】请将以下四个词语分别依次填入第2、3段的空格处。
不三不四玩世不恭滑头聪明
______ ______ ______
【小题2】根据第6段——第11段的内容,文章作者除了描写“我”被父亲信任以外,与此同时还写了周围其他人对我的态度,如:____、____等等。联系文章结尾部分的内容,更加突出了父亲的信任给我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是:____
【小题3】第4段中,“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的原因是(1)______;(2)______
【小题4】如果将第11段画线句“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改为“我摇摇头”,两者相比,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
________
【小题5】读了文章,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就“信任”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类文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   )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画家。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画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   )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抱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你的耳朵( )坏了,(    )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瞎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神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觉得眼睛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消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后来,耳聋的孩子,成为画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成为音乐家,(    )誉天下。

一天,画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个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    )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留下另一条道路。”


【小题1】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它们的另外的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短文的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关联词语。
【小题3】“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在短文中用“____”画出最有哲理的一句话。

用心背背

困难像弹簧,

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

你弱它就强。

同类题4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从公路拐过去不到一里,路边出现了一块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向右指。汽车行驶了大约三里路时,我们发现路边有条大黄狗,它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橡树的树阴下,小屋旁有两条狗和几只猫,不远处一片桃林尽收眼底。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怎么才知道该从哪开始呢?”我的先生自语道。“能啊,”我看着那几条狗大声说,“喂,小家伙们,你们愿意去桃林吗?”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吠,然后撒腿向前跑去。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哩。
钻进果林,只见gēn shēn yè mào( )的果树上结满了fēng shí( )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chán xiān yù dī( )。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爸爸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里就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我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对丈夫说。“也许会学会的。”先生也淘气地回答。
与那几条热情好客的狗说过再见后,我们上了车。这时又有一辆车朝这儿驶来:“你们住这儿吗?”开车人问道。
“不。不过,它们会带你去果园的。”我们指着那些狗说。我们见那人读了桌上的留言,提上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果园走去。
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1.看拼音写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内。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尽收眼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开车人问道:“你们住这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各表示什么作用,将正确序号填入括号内。
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讽刺或否定
(1)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 )
(2)我被“请”出了教室。     ( )
(3)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    ( )
5.读短文,完成练习。
(1)“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尽管自己采”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它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