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小阅读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的生日呢?”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的身份证!”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
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小题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1)瞥:__________(2)赦免:免除刑罚。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照样子写词语。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什么老师认为孩子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与“沉默前的热闹”不一样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老师仅仅是想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并为他们庆祝吗?如果不是,那是什
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你认为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为什么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
多大的享受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1 09:30: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第1段中“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作者为什么要写“朝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1段的描写,不时变换着角度:
a.由_______觉→_______觉→_______觉→_______觉
b.由_______视→_______视
3.作者写槐树,并非静止地写,而是写出了动感;而动感来自三点,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秋蝉”“秋雨”虽详略不同,但表现方法都是一致的。它们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故都的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内片段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小题1】选文中的“父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文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语意转折。
【小题3】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面对亲人的哭喊,父亲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对此做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危险来临时他能够坦然自若。
B.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不会因为亲人的哭喊而忧伤。
C.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
D.因为父亲被敌人严刑拷打已经痛苦不堪了,所以他没法对亲人说一句话。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