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叙述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者________,但在________面前,落水者________,最后受到了________。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人要________的道理。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我讨厌________,因为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12-25 10:3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美文选读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故意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拔)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赛、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糟)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小题1】划去()内不正确的字。
【小题2】给课文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小题3】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猜测死因→掩埋死鸭。关于野鸭的死因,作者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画下来。
【小题5】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我”掩埋野鸭,包好十三只蛋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拓展阅读。

陈胜、吴广起义(节选)

   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军官,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军官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砍倒了一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军官杀了。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楚”字。大伙儿对天起誓,要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
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杆。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揭,就是举起的意思)。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
陈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
【小题1】由陈胜说的“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我想到了李清照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说一说“揭竿而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短文,你觉得陈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海瑞断案

司马迁

明朝时候的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铁面无(思私)、明察秋毫,人称“海青天”。

初夏的一天,海瑞带着几个衙役微服出巡,在街上看见一群人慌慌张张地走过来,其中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汗流浃(jiá)背地用一块木板抬着一个人。那人身上严严实实地盖着被子,插着珠钗的头露在被子外面。另几个男人在旁边跟着,不时有人去掖(yē)掖被子。走不了一会儿,他们就停下来在路旁休息,然后再换另外两个人抬着木板走。

海瑞觉得蹊跷,便上去(询寻)问:“小伙子,你们这样急急忙忙地赶路做什么啊?”“回大人的话,”其中一个年轻人说,“我妹妹身染恶疾,所以我找来几个同村的小伙子抬她去县城看医生哩。”海瑞又指指被子问道:“你这样给病人盖被子,小心热着病人。”年轻人赶紧回答:“没事,没事,我妹妹病了好几个月了,身体虚得很。”海瑞觉得这群人有问题,于是派一个衙役暗中跟踪。不久,这群人来到村子最西头的一座房屋前,从屋里出来两个人把他们迎了进去。

海瑞回府后迅速派人将那伙人抓了起来,衙役从那间屋里搜出了大量金银财宝。后来经审(讯训)证实,那伙人是一群强盗。

衙役很好奇,海瑞是怎么发现这些人是强盗的呢?海瑞笑着解释道:几个强壮的小伙子,抬一个久病的小姑娘,(竟竞)然会累得需要中途频频休息、换人。发生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这木板上藏有很重的东西。(   )他们藏的是什么东西,这样做(   )有嫌疑。

(选自《探案故事美绘彩图版》)

【小题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小题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__________)
(2)身体强壮有力。(__________)
(3)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__________)
【小题3】在文章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小题4】海瑞是怎么发现那些人是强盗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的发现。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书房去。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可是牛顿不愿有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你把鸡蛋留下来,我自己煮。”佣人把鸡蛋放在怀表旁边说:“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说完便离开了书房。过了一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这一看,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边,锅里煮的是桌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来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静静地等着。等啊等啊,过了好长时间,饭菜全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于是他把吃剩的鸡骨头又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会见效。夜已经很深了,工作了大半天的牛顿突然觉得有点儿饿。他放下工作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钟,晚饭时间早已过了。这时他好像才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股子废寝忘食的钻劲,才终于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小题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____
(2)再三嘱咐。____
(3)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____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内容可以用“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小题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写出来。
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写了哪两件事来说明牛顿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是个“马大哈”?
____________
【小题5】像牛顿这样为了科学研究而废寝忘食的科学家,还有谁?
___________

同类题5

现代文阅读
人蛇大战
最近,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小题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为人知(xiān)  伏(qián)  披(lòu)  首(bǐ)
B.为人知(xiǎn)  伏(qián)  披(lù)   首(bǐ)
C.为人知(xiǎn)  伏(qiǎn)  披(lù)   首(bǐ)
【小题2】词语积累。
①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毒蛇“大军团”?
________    ________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选词填空。
敏锐    厚实    浓烈    血肉模糊    从天而降  雪亮亮
________的军服 ________的嗅觉 ________的大雨
________的蛇肉 ________的刀刃 ________的硫磺味
【小题4】把下列句子换成“被”字句。
①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________ 
②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________
【小题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