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下雨天,屋檐上的水一点一点地滴下来,落在下面的石阶上。

石阶轻轻的笑道;“哈哈,有趣!你是来替我洗澡,还是来替我搔痒?替我洗澡,我嫌你的水太少;替我搔痒,我嫌你的力气太小。“

水滴说;“去你的,我不是来替你洗澡的,也不是来替你搔痒的。我要滴穿你!“

石阶哈哈大笑,说:“别做梦吧,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水能滴穿石头。”

水滴不理他的话,只是一点一点往下滴,落在石阶上。

晴天,当然没有水滴了,石阶完全忘记了之间事。

下雨天,对这样小小水滴,石阶毫不放在心上。

一年一年过去了,。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

真的,石阶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小题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
【小题2】按课文内容填空。
下雨天,屋檐上的()一点一点往下落,落在地面上的()上。
水滴不断往下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真的,石阶终于被()滴穿了。因此有了一个成语叫()。
【小题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20 05:2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大舞台。

鱼竿和鱼篓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看所带的食物没有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十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吧。”

年龄大些的要了______________,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想,有鱼果腹,还愁饿肚?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想,鱼竿在手,何愁无鱼?他们高兴地和老人告别,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

拿了鱼的那个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汤也被他喝了个精光。他饿了就吃鱼,走了一半多路,就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而拿了钓鱼竿的人呢?他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能够钓鱼的地方走去。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碧蓝的湖面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拿着钓鱼竿和装有一些鱼的鱼篓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他们俩同甘共苦,精打细算,每顿只煮一条鱼。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钓鱼的地方。而后,他们把钓到的鱼晒成鱼干,向着前面走,不久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民族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宽广——(   )   分裂—— (   )   同心协力一一(   )
【小题2】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选填的句子应该是(   )
A.那鱼篓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B.那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C.那鱼篓里鲜活硕大的鱼。D.那装着鲜活硕大的鱼的鱼篓。
【小题3】在文中用“——”画出说明这个故事的道理的句子。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每天不忘记读书。他说 我一生的嗜好 除了革命之外 就是爱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 便不能生活
在流亡国外旅途中,他的行囊总是鼓鼓的,人们还以为他是个富豪。谁知,行囊里装得最多的是新出版的书。
在伦敦时,他经常到英国博物馆的图书室里去读书。疲倦了,就伏在桌子上歇一会儿,醒来后又捧起了书本。
有一次,孙中山发现自己吃饭的钱快用完了,一些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知道后就凑了些钱给他。隔了几天,留学生们去看他,一推门就看见满桌都是书。有人问他:“上次给你吃饭的钱大概都花在买书上了吧?”孙中山笑着点点头说:“是的,不过还留着一点儿,已经够吃饭了。”于是,大家都称孙中山是“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1)请给第1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流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________先生的一些琐事。他一生的嗜好,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为“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给孙中山先生一个怎样崇高的称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āi ái)打的时候,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jué jiào)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hái huán)。那时候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féng fèng)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chū chù)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别人一样的收获。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我马上把它剪下了,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小题1】用“√”标出加点字在文章正确的读音。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欺负(________) 难受(________) 味道(________) 收成(________)
【小题3】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请用“____”在文中标出。
【小题4】作者两次写到“但现在想想”想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你怎么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文中最后一句破折号表示(  )
A.转折B.解释说明C.声音的延续
【小题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