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螳螂(tánɡ lánɡ)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

   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下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
【小题1】短文共有_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_自然段写了蚂蚁勤劳工作的原因。
【小题2】“贮”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 画。
“微”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 。
【小题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辛勤——(________) 奇怪——(________
【小题4】请找出文中描写冬天的句子,并用“——”画出来。
【小题5】螳螂在夏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夏天的时候螳螂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时候螳螂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3 02:0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乐园。

妈妈,我有书了

这一年,小聂(niè)耳该上三年级了。

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可是,家里的境况比往年更困难。妈妈靠帮人家做针线活挣来的钱,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给孩子交学费、买书呢?为了送聂耳上学,妈妈悄悄地把聂耳爸爸在世时最喜欢的八音钟卖了。学费总算有了着落。可是,书费又怎么办呢?妈妈为这件事非常难过。小聂耳见妈妈闷闷不乐,知道了妈妈的心事。

开学那天,小聂耳一把拉住妈妈的衣裳,说:“妈妈,我有书了。”

“什么书?”

“上课的书哇。”小聂耳笑眯眯地回答。

“妈妈,你看。”小聂耳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两本用香烟盒纸订得整整齐齐的本子。

妈妈翻开本子一看,惊呆了:小聂耳用香烟盒纸工工整整地抄了两本书。一本国语,一本算术。

妈妈看着本子,鼻子一酸,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小聂耳一边帮妈妈擦眼泪,一边说:“抄书的好处多啦,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还可以练字呢……”

妈妈激动地把小聂耳紧紧搂在怀里。

【小题1】读句子,给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妈妈靠帮人家做针线活挣来的钱,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给孩子交学费、买书呢?(   )
A.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B.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小题2】小聂耳见妈妈闷闷不乐,知道了妈妈的心事。(   )
A.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B.密闭,不透气。
【小题3】小聂耳的学费是怎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画出文中小聂耳安慰妈妈的句子。从中你能看出小聂耳是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小聂耳没有钱买书,他想了个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从小聂耳抄书这件事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三改告示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城。齐白石义愤填膺,一气之下辞去了教授职务,在家闭门谢客。   
一天,几个日本人以买画为名,找到齐白石,对他(恶狠狠  虚情假意)地说:“齐先生,欢迎你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定居。”齐白石(斩钉截铁  满怀歉意)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如果你们要我去日本,可以把我的脑袋拿去!”  
几个日本人听了这话恼羞成怒,但又碍于齐白石的名声和才气,不敢发作,便(气冲冲   灰溜溜)地走了。齐白石心想: 于是,他当天就写了一个告示贴在门外,上面写道:“中外官长买齐白石之画,可以派代表来,不必亲驾到门。自古以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然而告示贴出以后,还有敌人的爪牙前来纠缠。齐白石感到告示写的不够分量,就换上一个 “停止见客”的新告示。过了几天,齐白石觉得这个告示还不太妥当,干脆写了四个字贴在大门上:“白石已死”。   
齐白石写了三次告示(a表现  b以事告人)显示(a表现  b以事告人)了他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小题1】联系课文内容,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圈出合适的词语。
【小题2】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括号里圈出“示”正确的解释。
【小题3】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齐白石当时的想法。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齐白石三改告示,他在第一次的告示中写道:这样写是因为在第二次的告示中他写道:这样写是因为第三次的告示是这样写的:
【小题5】读了课文,你认为齐白石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
我家养了一群可爱的小鸡。现在,它们已经长到我的两个拳头大小了。我可喜欢这群小鸡了,经常喂它们,看它们一起争食、嬉戏。
每天,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就起来了。小鸡也起来了。我从缸里抓一把碎米,撒在地上,小鸡一下子都跑过来了,挤着,叫着,争先恐后地抢米粒吃。有时候,几只小鸡为了抢吃一粒米,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啄着啄着,就打起来了。哼,这些馋鬼,真不守纪律!白鸡的腿长,动作总是那样敏捷,每次都是它抢得最凶,吃得最多。有几次,别的小鸡正打架,它就赶紧吃。嘿,它吃得多得意呀!小鸡们吃饱了就要喝水,一个一个伸长脖子,小嘴一张,就像打饱嗝儿一样。
我喜欢这群小鸡,它们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敏——( )
趣味——( )
你追我赶——( )
2.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用“——”画出一个描写小鸡争食的句子。用“”把描写小鸡吃饱后喝水的样子的句子画出来。
4.第二段重点描写了哪只鸡?它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养过什么小动物?仿照文中写小动物的方法,恰当地运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写它的特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捡回来的创意
虽说悉尼歌剧院建成的年代并不久远,它却像埃及金字塔一样闻名于世。一提起悉尼,那贝壳形的歌剧院在海水映衬下闪闪发光的美景,就会浮现在眼前。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环形海湾碧绿的海水和宁静的草地之间,三面临海,人们又称它为海中歌剧院。它造型独特,外观美丽,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再仔细一看,更像________________。
你可能并不知道,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竟是一位年轻的丹麦人设计的。你也许更没有想到,设计师乌特松的灵感居然源于一只普普通通的橘子。一天,乌特松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只剥好的一瓣一瓣散开的橘子,猛然间突发奇想:歌剧院的屋顶是不是也能设计成这么别致的形状呢?于是,他把自己独特的创意画成了设计草图。
当时,很多专家对乌特松的设计嗤之以鼻,认为这个设计简直是天方夜谭,完全不合常规。有人甚至把乌特松的设计丢进了废纸堆。幸亏美国建筑师萨里宁把草图捡了回来,并且竭力支持乌特松的设计方案。于是,悉尼才有了这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
1.在文中第1、3节中找到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
2.照样子写词语。
(1)闪闪发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普普通通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解释第4小节中的两个词语的意思。
(1)幸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在《悉尼歌剧院》中学到的句子填在第2节中。
5.回答问题。
乌特松独特的创意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鼓励
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他给地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你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你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短,使人显的利索、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
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着说:“花的时间挺长的。”徒弟不知该怎么接话,站在一旁绞着衣角。师傅笑道:“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款一边笑着说:“动作是不是太快了,15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沉默不语。师傅笑着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满意告辞。
晚上打烊。徒弟楞楞地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讲,我没有一次做对的。”师傅宽厚地笑道□□不错□每一件事都包含了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的话□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手艺更加精湛了。
【小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着(   )  打(   )利(   )
【小题2】为文中□处填加正确的标点。(   )
A :“,——,。,:,,;,,,。
B :“,……,。,。,,。,,,。
【小题3】徒弟一共给几个人理发,刚剪完时顾客都不满意,各人有何不同的反应?
【小题4】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