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政治
题干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以下对这两种不同说法蕴含的哲理解读正确的是
①孟子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客观精神
②朱熹认为物质世界是主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④两者的不同点是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9 10:0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世界是原型,现象世界是摹本,万事万物都是对理念世界的分享。下列说法与柏拉图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B.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
D.境由意造,物由心生
同类题2
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观点中与贝克莱的观
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有
①心外无物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3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云:“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从哲学派别看,下列观点与此最一致 的 是 ( )
A.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B.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C.人病则忧惧,忧惧现鬼出
D.万物与我为一
同类题4
哲学家康德从科学立场出发,认为人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能够做到使主观符合客观,所有声称使思维符合客观的观点,都是消极的和独断的观点。事实上,人的认识,都是设法使客观符合主观的认识条件。科学发现,就是人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尺子书问的结果。因此康德主张,人要为自然界立法。下列观点与该观点相近的是
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②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③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④“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5
从哲学角度看,下边漫画寓意与下列选项吻合的是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相关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百舸争流的思想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