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7-17 08:44: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B.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
C.江岸上人来人往都是来看风浪中捕鱼的乐趣。
D.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同类题2
给下列描写白鹭的诗词句选择对应的情感。
A.赞美自然,向往闲适生活
B.抒发凄凉、孤寂的感慨
C.歌颂高洁的品格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_____)
2.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_____)
3.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_____)
同类题3
当回小法官,判断对错。
1.《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这三首诗都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____)
2.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是比喻句。(___)
3.“全校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运动会。”这句话有语病。(___)
4.“张冠李戴”“神机妙算”“赏心悦目”这三个成语感情色彩不同。(_____)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朗读节奏有错误。(___)
同类题4
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一语双关,既指友人所去浙东的秀丽山水,又描绘了送别时脉脉含情的神态,表现对友人的深情。
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写离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D.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作者再发奇想,希望和友人一起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
诗词曲鉴赏常考题型
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