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7-17 08:44: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理解
墨梅图题诗
元
,
。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题1】看图,把古诗补充完整。
【小题2】下面对这幅墨梅图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一束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
B.花朵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清新俏丽,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
C.因为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的,所以给人沉郁压抑之感
【小题3】这首诗表现出了诗人怎样的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给下列描写白鹭的诗词句选择对应的情感。
A.赞美自然,向往闲适生活
B.抒发凄凉、孤寂的感慨
C.歌颂高洁的品格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_____)
2.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_____)
3.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_____)
同类题3
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一语双关,既指友人所去浙东的秀丽山水,又描绘了送别时脉脉含情的神态,表现对友人的深情。
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写离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D.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作者再发奇想,希望和友人一起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
同类题4
展开想象,说说咏柳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
诗词曲鉴赏常考题型
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