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的中心论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C.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D.见微知著、善于发间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05 03: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珍珠与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这是孔繁森同志用以自勉的座右铭,也是我们窥知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担任重要职务,发挥的作用可谓大矣:对党的事业而言,他踏艰履险,开拓跋涉,有开创局面之功;对当地百姓来说,他勤政爱民,播撒温暖,有造福一方之绩。于国于民,他贡献很大。恰是这样一个品德高尚、政绩优秀、贡献突出的领导干部,却宁愿去当一抔铺路的泥土。

孔繁森同志的难能可贵在于,他明明是一颗耀眼的珍珠,却从不以珍珠自诩。在西藏的偏远贫困地区,当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工作辛苦。他舍去一家老小,克服种种个人困难,愉快地接受党的安排。在他看来,越是偏远贫困的地方,越需要去拼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和人民。他的奋斗确实如泥土一般的朴素平凡,然而正是这朴素平凡的泥土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孔繁森同志的言行,不禁使我们想到:有些人能力平平,贡献平平,却总是掂斤播两,伸手要官要权,安排稍不遂心,就抱怨被埋没;有些人不思进取,懒得多做工作,却总是挑肥拣瘦;有些人小有成绩就翘尾巴,要名誉,要地位,要待遇。有句古诗说得好:“山鸡照绿水,自爱一何愚。”有的人不是珍珠,却偏要自诩为珍珠,要求别人以珍珠视之。而孔繁森同志甘当铺路泥土,不慕名利地位,人民却把他视为弥足宝贵的珍珠。他高洁的品行长久地镌刻在人民的心碑上,重于泰山,珍如瑰宝。

【小题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掂斤播两”的近义词:______。
【小题2】下面概括孔繁森同志功绩的语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两次进藏担任重要职务,发挥的作用可谓大矣。
B.于国于民,他贡献很大。
C.是品德高尚、政绩优秀、贡献突出的领导干部。
D.有开创局面之功,造福一方之绩。
【小题3】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甘愿在偏远贫困的地区工作,其原因是(  )
A.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B.在西藏这样偏远贫困的地区工作,容易做出突出的成绩。
C.越是偏远贫困的地方,越需要去拼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和人民。
D.甘当铺路泥土,人民会视为弥足宝贵的珍珠。
【小题4】本文在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是(  )
A.以议论为主B.夹叙夹议
【小题5】“孔繁森同志的言行,不禁使我们想到”在文中起____的作用。
【小题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深层含义是____________。
【小题7】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有些人的行为与孔繁森同志放在一起描写,这是运用了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了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小题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关联词语。
【小题2】联系上文,说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依照短文最后一句话,用“正如 ....... 所言”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    
,下笔如有神。
 ,其义自见。
,不会作诗也会吟。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 与 “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__________(xiàn mù bù yǐ),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jí zào bù ān),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开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__________(bá shān shè shuǐ),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搜集整理资料,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_______坐着羡慕别人“成”,_______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要经过花苞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需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小题1】在横线上和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和关联词。
【小题2】仿照画线句子,你也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小题4】文中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