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屯北崦

杜甫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

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

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注)①东屯: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境。大历二年(767)杜甫因避战乱迁居至此。②崦:山。
(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概述百姓因“盗贼”般的贪官污吏的残酷搜刮而陷于赤贫,甚至偏远的山民也被搜刮得一无所有。
B.诗歌颔联中“空村惟见鸟”一句与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的“鸟鸣山更幽”一句,都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
C.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诗人漫步山林,微风拂面,清露滴身,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
D.诗歌尾联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诗句看似断裂,经合理想象后,可知语意为:从遥远的北山回头遥望,依稀可见战地弥漫的黄尘。
(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3-24 10: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注】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边塞诗写得独具特色,他的《前后出塞》共十四首。本诗以一个刚刚入伍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军营生活。
B.“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交待了入伍的时间、地点、出征的去向。叙写了一个战士早上报到,晚上就要随队伍向边关开拔的经历。
C.“中天悬明月”至“壮士惨不骄。”描写了一轮明月高悬的夜晚,军纪森严严明,将士们听到悲笳阵阵,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倍感寂寥。
D.全诗写景抒情层次井然,步步相生,有声有色。故宋人刘辰翁赞云:“其时、其景、其情,真横槊间意,复欲一语似此,千古不得。”
【小题2】王昌龄的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盛誉,下列诗句均出其手。请你判断下面诗句中,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A.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B.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C.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D.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同类题4

阅读下面古诗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杜甫
兵戈不见老菜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菜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掲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虛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撞映摇曳,秋意更深,使入更觉怅然,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E.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澈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鶡(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帽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强饮”一词是痛快豪饮的意思,表明诗人晚年要纵酒人生。
B.颔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所感,春来水涨,江流浩瀚,自己老眼昏花。
C.颈联生动描绘舟中江上之景,蝶鸥往来自如,蝴蝶翻飞,白鸥飞翔。
D.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有沉郁苍茫之美。
【小题2】杜甫的诗句写愁情时,常常境界阔大,如“云白山青万馀里”。下列诗句不符合.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小题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小题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古诗中常有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且写景手法多样,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远处村落炊烟缭绕的景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句,运用夸张手法,极写天姥山之高;杜甫《蜀相》“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写出了蜀相祠堂徒有春色、无人欣赏的景象;陆游《书 愤》中“___,____”两句,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了壮阔的战争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