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帝城最高楼①
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②西枝对断石,弱水③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注】①本诗作于766年。②扶桑:传说为日出之处的大木。③弱水:神话中的西方之水。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尖”字奇峭、形象,突出了最高楼位于白帝城顶端的突兀感。
B.“旌旆”一词有象征意味,寄寓了诗人对时局乱象的担忧。
C.颔联写诗人登楼俯视,隐约可见峡谷龙蹲虎卧,江面鼋鼍遨游。
D.尾联中的“杖藜”“白头”是诗人年老体弱,济世无力的自画像。
E. 诗人即景抒情,借登白帝城最高楼所见奇景宣泄激愤、沉痛之情。
【小题2】颈联体现诗题中“最高”, 其写法别具匠心,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15 11:1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边了。“老江边”的“边”字,悲凉沉郁。
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D.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倩。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
E. 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小题2】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