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写陶渊明厌恶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两句对偶句是: 。(陶渊明《归园田居》)
(2)从侧面写客人吹洞箫技术高超、音乐非常哀切的两句对偶句是: 。(苏轼《赤壁赋》)
(3)写女子回忆幼时与男子嬉笑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   
(《诗经·卫风·氓》)
(4)王羲之否定生死等同,长寿短命等同这种观点的两句是:
(王羲之《兰亭集序》)
(5)在《离骚》一文中,表达作者执着追求美好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语句是:        
(屈原《离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10: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选段,完成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嵝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日与其上高山同一类人
B.望西山,始指之感到……奇异
C.外与天交会
D.攀援而登,箕踞而游览,指观赏
【小题2】下列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自言本是京城女。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小题3】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觉起,起归漫漫
B.高下之势曲中规
C.故为文以志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D.洋洋与造物者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小题4】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柳宗元)物我两忘、出世超尘的句子是   ( )
A.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B.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学记(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②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③逆其师,燕辟④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难,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遵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①孙:通“逊”,顺。顺应,合乎规律。②扞格:坚固不易攻破。③燕朋:不正派的朋友。燕,玩,戏。④燕辟:谈不正经的话。辟,邪僻。⑤尸:祭主,扮作死者受祭的活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易以思,可谓善也。喻:晓喻,启发诱导
B.师逸而功倍,又从而之庸:归功
C.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节目:坚硬树木的关节处
D.及其久也,相以解说:通“悦”,喜悦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善学者,师勤功半又或有记载语焉不详
B.虽诏天子古人所以重施刑大夫者,殆为此也
C.叩之小者则明焉用亡郑陪邻
D.知心,然后能救其失也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谓予何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和任务,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
B.作者认为首先要尊师,然后才能重道,因为道是由老师传授的。而要尊师,首先应从国君做起。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C.本文在论述中采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琢磨璞玉,使之成为贵重的玉器,比喻人若不经过学习,就会一无所知。
D.本文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认为教师应懂得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小题4】(小题4)用“/”给文中的划线句子断句。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①,相观而善之谓摩。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