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判断文化常识是否正确。
(1)庖,指厨师。庖丁意思是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________)
(2)《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舜时的乐曲名。(_______)
(3)文惠君,即《寡人之于国也》里的梁惠王,亦可称魏惠王。(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3-26 10:47: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语句加点文化常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菌:一种大芝,朝生墓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一说“晦”指月末,“朔”指月初。
C.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D.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地名,对应二十八宿之一。
同类题2
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②三秋,秋季。这里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③“紫电清霜”中的“紫电”是宝剑名,“清霜”指剑。
④“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中的“潘”指潘岳,“陆”指陆机,他们都是南朝人。钟嵘的《诗品》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⑤“台隍枕夷夏之交”中的“夷”指北方少数民族,“夏”即华夏,指古扬州地区(现在江苏江西安徽一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同类题3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忧”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居丧守制。“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居丧也。”
B.参、井都是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
C.暮砧,黄昏时候的捣衣声,古时制衣的料子大都是生料,比较坚硬,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帖。这种活动往往在寒冬来临之前的凉风冷月下进行,诗歌中常常称之为“寒砧”“暮砧”或“清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家乡、思念家乡的惆怅情绪,如“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说明学习要重视积累,其中“步”是指跨一脚,如莫顿·亨特著名小说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同类题4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于汉,北匈奴从漠北西迁。
B.“食邑”,是指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卿大夫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C.“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
D.“征辟”,是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名流,“辟”是中央和地方长官自用僚属。
同类题5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论语》六部经书。
B.《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是对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的通称。
C.《登泰山记》中“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中的“乾隆”是指清高宗的谥号。
D.郁达夫,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他的主要作品有《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姓名称谓
音乐文娱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