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于汉,北匈奴从漠北西迁。
B.“食邑”,是指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卿大夫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C.“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
D.“征辟”,是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名流,“辟”是中央和地方长官自用僚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1 09:47: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主要是儒家经典,文学史有“十三经”之说,其中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孟子》《庄子》《尔雅》。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C.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中,“王孟”并称,“王”指王维,“孟”指孟浩然。苏轼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军旅生活。
D.“结发”即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表示成年。“结发”有时也泛指年少之时,如《李将军列传》中,“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结发”又指成婚,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结发”还可指妻子。
同类题2
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
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
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
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A.①醉翁亭 ②岳阳楼 ③鹳雀楼 ④蓬莱阁
B.①兰 亭 ②岳阳楼 ③天一阁 ④蓬莱阁
C.①醉翁亭 ②黄鹤楼 ③天一阁 ④滕王阁
D.①兰 亭 ②黄鹤楼 ③鹳雀楼 ④滕王阁
同类题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常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东面的主阶称为“阼阶”。
B.畿,古称王畿,指王都管辖的方千里地面,汉称京畿,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C.祠,供奉皇家祖宗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而为活人建立祠的称为“生祠”。
D.田秩,指田禄,泛指俸禄。先秦卿大夫的俸给来自采地或公田,故称田禄。
同类题4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西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作品中也有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
B.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已成为千古名句。
C.钱钟书,现代文学家、作家,先生学贯中西,被文界誉为“文化昆仑”,代表作《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人.兽.鬼》(短篇小说集),《谈艺录》(诗话),《管锥篇》(文论)。
D.《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同类题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为官。
B.南面,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先例。如果典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古人就参照“故事”来行事。
D.春秋,是儒家经典,我国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它叙事简要,深寓褒贬。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