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B.合从:“从”通“纵”,与六国“连横”之策相对,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08 06:1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服除再召,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渠堰,更铨法,通楮币。”上谓辅臣曰:“胡晋臣言可行。”
除度支郎,累迁侍御史。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
光宗嗣位,迁工部侍郎,除给事中,每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内降持不下,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晋臣拜谢。
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其所奏陈,以温凊定省为先,次及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消朋党,启沃剀切,弥缝缜密,人无知者。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 胡晋臣传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B.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C.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D.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楮币,也称楮券,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B.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由隋文帝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C.《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为《周易》,是一本关于 “卜筮”的书。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D.给事中,秦置,汉魏相沿。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加此号能侍奉在皇帝左右。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晋臣政治才能突出。他得到了制置使范成大的推荐,并受到孝宗的召见。他能够明确阐述当时的政治弊端,官职很快得以升迁。
B.胡晋臣为人刚正 不阿。他敢于上奏论述皇帝亲信的大臣受恩宠弄权的情况,皇上为此醒悟,从此近臣也十分害怕。
C.胡晋臣对大宋尽忠职守。他辅佐孝宗和光宗两位皇帝,都是尽心辅政,竭诚开导皇帝切中事理,死于官任上,可谓竭忠尽智。
D.胡晋臣进言也难免失当。侍郎林栗弹劾朱熹不接受任职的行为十分傲慢,胡晋臣上疏挽留朱熹而排斥林栗,遭到人们的议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2)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彭汝实传
彭汝实,字子充,嘉定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嘉靖三年疏言:“九江盗起,杀伤官军。操江伍文定不即议剿,应城伯孙钺拥兵不出,俱宜切责。”帝从之。
吕柟、邹守益下狱,汝实抗章救。又因灾异上言:“迩者黄风黑雾,春旱冬雷,地震泉竭,扬沙雨土。加以群小盛长,盗贼公行,万民失业。木异草妖,时时见告。天变于上,地变于下,人物变于中,而修省之诏无过具文。廷陛之间,忠邪未辨,以逢迎为合礼,以守正为沽直。长鲸巨鲕决网自如,腴田甲第横赐无已。陛下春秋已逾志学,而经筵进讲略无问难,黄阁票拟依常批答。弃燕闲于女宠,委腹心于貂珰。如此而望天意回,人心感,不可得矣。”
大学士费宏以子坐事被论不出,礼部侍郎温仁和以庆王台浤事听勘。汝实言宜听二臣避位,以明进退之义。
奸人王邦奇之讦杨廷和,汝实言:“邦奇先后两疏,始为惶骇之语,终杂鄙亵之辞。中所引事,多颠倒淆惑。陛下即位之初,廷和裁省冗员数万,坐此丛怒罢去。今其长子业以狂愚发遣,亦可已矣。而群小蓄忿,蔓连不已,并其次子及婿又复下狱。夫诬告之律,视其所诬轻重反坐,此国法也。愿追究主使之人,与告人同罪,毋令苟免,贻讥外蕃。”不听。
汝实数言时政缺失,又尝力争“大礼”,为璁、萼等所恶。以亲老再疏请改近地教职,而举贡士高任说、王表自代。章下,吏部承璁、萼指,言:“汝实倡言鼓众,挠乱大礼,且与御史方凤、程启充朋党通贿。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遂夺职闲住。与启充及徐文华、安磐皆同里,时称“嘉定四谏”。
(选自《明史·彭汝实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修省之诏无过具文  省:反省
B.以庆王台浤事听勘  勘:平定
C.奸人王邦奇之讦杨廷和 讦:攻击,揭发
D.吏部承璁、萼指    指:意图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志学: 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后代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B.黄阁: 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后世用黄阁代指宰相。
C.侍郎:官名。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各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D.贡士:明清两代每年在京城举行一次会试,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称作贡士。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廷陛之间,忠邪未辨,以逢迎为合礼,以守正为沽直。
(2)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辞尊居卑,不当听其幸免。
【小题4】第四段中,彭汝实给皇帝提出了哪些建议?请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汤 海 秋 传

姚 莹

海秋汤氏名鹏,湖南益阳人,道光三年进士。初为礼部主事,年甫二十,负气自喜。为文章震烁奇特,诸公异其才,选入军机章京。补户部主事,转贵州司员外,擢山东道监察御史。

君在军机,得见天下奏章,又历户曹,习吏事,慨然有肩荷一世之志。每致书大吏,多所议论。及为御史,再旬而章三上。有宗室尚书叱辱满司官,其人之,上置尚书吏议。君以为司官朝吏,过失当付有司,不可奴隶辱之;此臣作威福之渐也,吏议轻,不足以,援嘉庆中故事争之。上以为不胜言官任,罢回户部员外。而君方草奏,大有论建。未及上而改官,君见其言不用,乃大著书,欲有所暴白于天下,为《浮邱子》九十一篇。篇数千言,通论治道学术;《明林》十六卷,指陈前代得失;《七经补疏》,明经义;《止信笔初稿》,杂记见闻事实。诸作皆出示人,惟《止信笔初稿》人多未见。或问之,曰:“此石室之藏也。”英夷事起,沿海诸省大扰。上再命将无功,卒议抚通市。君愤甚,已黜,不得进言,犹条上三十事于尚书转奏焉。大臣用事者曰:“书生之见耳!”上虽召见君,而无所询,报闻而已。君是时已更为本部四川司郎中,京察亦竟不得上考。君感慨郁抑,诗多悲愤沉痛之作。二十四年七月卒,年四十四。

君少为文,有奇气。初成进士,所为制艺,人争传其稿,市肆售之几遍。君曰:“是不足言文也。”取汉魏六朝迄唐人诗歌追之,必求其似,务备其体,已者三十余卷。又好为文,尝谓其友人曰:“汉以后作者,或专工文辞,而又理、时务不足;或精义理、明时务,而辞陋弱;兼之者惟唐陆宣公、宋朱子耳。吾欲奄有古人,而以二公为归。”其持论如此。

姚莹曰:以宗室尚书之亲贵,举朝所屏息者,而君倡言弹之,亦见骨鲠之风矣。君又与宜黄黄树斋、歙徐廉峰及亨甫以诗相驰逐。犹忆君探余狱中,及出狱后,与诸君置酒相贺,又同治亨甫之丧,依依送余出都门时也。俯仰二十年问,升沉存殁若此,悲夫!

(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人之 讦:揭发
B.吏议轻,不足以 儆:敬重
C.取汉魏六朝迄唐人诗歌追之 拟:模仿
D.已者三十余卷 梓:刊刻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光:皇帝的年号。古代除了用皇帝的年号纪年外,也有用干支等纪年的。
B.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朝廷殿试而录取的人。
C.文中“诗多悲愤沉痛之作”的“之”与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之”用法和意义都相同。
D.户部:朝廷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与“礼、吏、兵、刑、工”合称“六部”。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在军机,得见天下奏章,又历户曹,习吏事,慨然有肩荷一世之志。
(2)未及上而改官,君见其言不用,乃大著书,欲有所暴白于天下。
【小题4】根据第二段,简要概括汤海秋在为官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