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中的“奏流水”指的是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指优秀人才,与后代科举“秀才”含义不同。
C.“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指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是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中的“请缨”是请皇帝赐给长缨,后指投军报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1 03:33: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沛公起,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败泗水守薛西,击章邯军濮阳,破赵贲军开封,攻武关,至霸上,无不却敌先登。项羽闻沛公欲王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进至戏。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樊哙居营外,闻事急,即带剑拥盾入。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起如厕,麾樊哙出,与俱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绛侯、灌婴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得复邑。孝惠六年,哙薨,曰武侯。

选编于《资治通鉴•汉纪一》《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B.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C.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亦作“陪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B.剖符,或叫“剖竹”封建帝王封赏诸侯、功臣时,将铜或竹、木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
C.爵,是古代君主赐予臣下的爵位。春秋时期,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贬不一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骁勇善战、军功卓著。随刘邦征战,樊哙无不冲锋在前;刘邦成为皇帝后,樊哙凭借战功,封爵列侯,官”左丞相。
B.樊哙忠肝义胆、豪气干云。为保护刘邦,他不顾个人安危,私闯鸿门宴,喝酒吃肉的豪爽令项羽赞赏,义正辞严的谴责令项羽无言以对。
C.樊哙直言善谏、循循善诱。刘邦因病重多日不见朝臣,樊哙闯宫直入,指出刘邦不该独自跟一个宦官诀别,用赵高篡权的教训规劝他。
D.樊哙出身寒微、卒于显赫。他早年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刘邦的女婿,关系比诸将更亲近;后因结党吕后,被刘邦下令处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㶚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候,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②。”于是王翦日:“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前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①怚:通“粗”,粗疏,鲁莽。②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王翦言不用,因病   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B.翦举兵追之 不如善遇之
C.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自坚   余与四人拥火
D.将军乞贷,亦已甚矣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小题2】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B.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C.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D.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小题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府自己的谦称。同样属于古代皇帝自称的还有“朕”,这是古代皇帝一直使用的专用词。
B.文中的“归老”,意思是辞官养老,与之类似的词语还有“告老”、“乞骸骨”、“致仕”等。
C.《史记》共分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姨;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项羽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
D.文中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属于我国纪年法中的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即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我国其他的纪年法还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于支兼用法。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想攻打楚国,李信要求的军队人数比王翦要求的少,秦王就认为李信勇敢而王翦年老胆怯,于是派李信出征。
B.王翦不被信任重用,于是称病回老家养老,后来李信兵败,秦王亲自去请王翦统率军队,王翦推辞不过最终复出,要求带六十万大军出征。
C.出征前,王翦向秦王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既受普地安置子孙,让自己无后顾之忧,也表明了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自己的士兵养精蓄锐、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兵日进而西,将军量病,独忍弃寡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