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D.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25 09:4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月有弦望晦朔,“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是农历每月十三或十四,为月快圆之日。
C.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兰亭集序》中的“癸丑”纪年,指的是东晋永和九年。
D.古人将一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兰亭集序》中“暮春”指的是季春三月。
同类题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 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同类题3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用兵,则遣一从事以一
少牢
告庙(少牢:用猪、羊各一祭祀叫少牢,如猪、羊、牛三牲俱全则叫太牢)
B.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
(忽微:古代的长度单位,这里指微小的事情;而《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锱铢,则是古代重量单位,句中极言细微)
C.
盛衰
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属偏义复词,侧重在“衰”,指国家衰亡)
D.至于
誓天
断发,泣下沾襟(誓天:意为向天发誓,誓是为动用法,与“泣之三日”中的“泣”用法相同)
同类题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主要记载了西周后期二百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B.《战国策》的作者已不可考,经西汉刘向整理,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
C.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D.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樊哙即是。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指上告下(如尊长告诫子孙或官长告诫僚属)的文书,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C.古代官办学校在商代称为“庠”,在周代称为“序。明清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被称为“国子监”。
D.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大夫或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