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滕王阁序》以骈文写就,句式讲究对偶,灵活多变,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B.《庄子•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农历每月十五,“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C.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显得富有情致和趣味。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1 05:0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束发、豆蔻、加冠、不惑、知命
B.官职被贬用词:左迁、谪、除、去、黜、乞骸骨
C.对人的尊称或敬称:殿下、竖子、麾下、丈人、先考、夫子
D.科举考试等级从低到高: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同类题2
下列说法
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的代表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代表有苏轼、辛弃疾。其中,婉约派是宋词的“当行本色”。
C.《张衡传》中称张衡“遂通五经,贯六艺”,其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同类题3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兴”,它被提出来主要用于阐释:
A.《诗经》
B.《乐府〉
C.《古诗十九首》
D.《楚辞》
同类题4
以下诗句分别反映了我国四种传统节日习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③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④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同类题5
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地支十个字和天干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