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兴”,它被提出来主要用于阐释:
A.《诗经》
B.《乐府〉
C.《古诗十九首》
D.《楚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3 03:4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论”分为史论和政论两种,史论是在史书人物传记结尾处的议论评价,政论是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价经史之言。
B.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夸张,结尾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C.归有光,世人以号称呼他“震川先生”,他反对一味拟古,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D.姜夔,南宋文学家,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其词音律和谐,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有“词中老杜”之称。
同类题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由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时间编成,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B.《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汉字的形体演变可分为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其中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
D.中国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分别的。进入阶级社会后,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后来,姓和氏成一回事,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有的甚至连正式名也没有。
同类题3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 )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同类题4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前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主张人性本恶之论。
B.六艺既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同时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C.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即南宋前期的指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其中杨、陆的声名尤著。
D.《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同类题5
(1)_____________掣了一根花签,上面是一枝杏花,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
(2)孟子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四端”,指的是:__________,仁之端也;________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