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族兄中涵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休宁戴东原曰:“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其妇后生一子,祝之曰:“尔不能杀虎,非我子也:后世子孙,如不能杀虎,亦皆非我子孙也。故唐氏世世能捕虎。”)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救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奋臂屹立,虎扑至,例首让,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地。视,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帝扫之不,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族兄中涵旌德县时:   知,主持,执掌
B.老翁一短柄斧  手,手执
C.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地 仆:倒
D.其目以毛帚扫之不 瞬,一瞬间
【小题2】下列“之”的指代对象与举例不同的一项是
例: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A.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
B.纵八九寸,横半
C.虎扑至,侧首让
D.视,自颔下至尾阔,皆触斧裂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伤猎户数人,不能捕”说明虎患堪忧,为下文唐打猎的出场作铺垫。
B.引用戴东原的叙述,是为了交待唐打猎家族的由来,使叙事完整。
C.虽然唐氏家族派来的老翁信心十足,大家不要害怕,中涵还是感到非常不满。
D.作者最后引用《庄子》的话,为了说明老翁打虎技艺高超,是因为长期的苦练。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4 10:4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万柳堂

清 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注:①万柳堂: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冯溥之园林别墅②冯公:即冯溥,山东临朐人③訾:指责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极土木之工  _________ (2)亦无可    _________
(3)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______  (4)方殷忧之不_________
【小题2】下列划线词与“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中的“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B.而余兄子瞻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
C.吾妻死之年所植也。(《项脊轩志》)
D.云青青兮欲。(《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组— 则往往为别馆自娱 / 尽植柳 B组—力又不足以为 / 斩焉无一株
A.A组意义与用法相同 B组意义与用法不同B.A、B两组意义与用法都不同
C.A组意义与用法不同 B组意义与用法相同D.A、B两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
(2)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
【小题5】作为一篇游记,围绕万柳堂,作者运用了记叙、描写的手法主要“记”了三个方面:(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请写出本文的主旨句,并就其思想价值作出简要评价。

同类题5

   孙君小传

清秦湘业

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修脯入手辄尽,贫如故。

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

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 季:排行最后
B.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    耗:消息
C.予权浙江运使 权:谋划
D.迨君身后求遗稿    迨:等到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君年少时聪慧过人,仰慕赵艮甫的诗才并仿效他的诗,水平与赵诗不相上下。
B.孙君的堂叔爱惜孙君的才华,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对他的管束也很严格。
C.孙君为作者抄录的《闽游草》中的诗,写景言情中流露出对杜甫、苏轼的轻慢。
D.孙君在离世以后还有人搜集他的诗作并付梓流传,作者认为这是非常幸运的。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
(2)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
【小题4】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