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29 09:5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C.“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文学体裁,除了“行”还有“歌吟、引曲、辞”都是诗歌的体裁。
D.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王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应指农历十六日,“晦”指农历每月三十日。
同类题2
在二十四节气里,部分节气,大小相对:如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但有特例,那就是只有小满,没有大满。下列对这一特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满是--种将熟未熟的状态,意味着事物还有发展的空间。
B.小满是凡事要适可而止的提醒,也是内心不思进取的流露。
C.大满是对完美境界的描述,体现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
D.大满则易招损,一切达到极致后,往往容易走向相反方向。
同类题3
下列天干地支在排列、读音、书写方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天干:甲(jiǎ)、乙( yǐ )、丙(bǐng)、丁(dīng)、戊(wù )、巳(Sǐ )、庚(gēng)、辛(xīn )、壬(rén )、癸(Kuǐ)
B.阳干:甲、丙、戊、庚、壬
C.地支:子( zǐ )、丑(chǒu)、寅( yín)、卯(mǎo)、辰(chén)、已(yí)、午(wǔ)、末( wèi )、酉(yǒu )、申(shēn)、戌(wū)、亥(hài)
D.阴支:丑、卯、巳、午、酉、亥
同类题4
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月有弦望晦朔,“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是农历每月十三或十四,为月快圆之日。
C.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兰亭集序》中的“癸丑”纪年,指的是东晋永和九年。
D.古人将一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兰亭集序》中“暮春”指的是季春三月。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下文章按作者生活的年代先后顺序依次为:《琵琶行》《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赤壁赋》。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C.季,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他两个月依次为仲、孟。季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孟冬,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腊月。
D.“谨库序之教”中的“痒”“序”都是学校;“因入京师,观太学”中的“太学”是当时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