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驭,皇帝的车驾。除此之外,该词意义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B.《楚辞》由西汉刘向辑录,收集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D.锱铢:古代长度单位,一锱等于六尺,一铢约等于后来一尺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22 05:20: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指古代少年男女扎的发髻,后来人们常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B.《诗经》“六义”指 “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雅”是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演奏时往往配以舞蹈。
C.庐冢,也作“庐墓”,墓旁的小屋。依古礼,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
D.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癸丑”“壬戌”即以干支纪年,“六合 正相应”即指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同类题2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恤典
,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等的典例。
B.
首辅
,明中期后,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首席大学士称作首辅。
C.
削籍
,朝廷对官员的处罚方式,官员登记在册,因获罪从官名册中除名即为削籍。
D.
出阁
,古时称公主出嫁为“出阁”,后泛指女子出嫁;皇子大婚,亦作“出阁”。
同类题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刑部是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B.笏板是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用以记录君命、旨意或上奏的话的工具,以防止遗忘。唐代武德四
C.“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逃避黑暗政治、远离世俗生活的七位文士,有嵇康、阮籍、刘伶、山涛、向秀、阮咸、王戎,他们大多饮酒排遣苦闷,寻找精神寄托。
D.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江左指长江以东地区,江表指长江以西地区,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同类题4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法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即众妻所生的最年长的儿子为法定继承人。
B.寒食。清明之后的一二日,节日里禁止烟火,只能吃寒食。
C.社日。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
D.致仕,告老,下车,乞身都指古代官员请求退职,退休养老。
同类题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驽马十
驾
,功在不舍 驾: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B.
句读
之不知 句读:泛指文字的诵读
C.
三五
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D.朝菌不知晦
朔
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