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人。
B.端章甫,这是古代做小相时的穿戴。端是指礼服,章甫是指礼帽。
C.舞雩,是鲁国求雨的坛,求雨的时候,常由巫在坛上伴舞求神。
D.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衅,古代指杀牲取血涂物,用以祭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21 09:0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军,冠军将军。本指列于诸军之首。今常指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一名。
B.宰相,古代辅佐君王掌管国事的最高长官的通称。通常和丞相的职位相当。
C.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朝廷下达诏书,为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D.逊位,也称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此指王弘的谦让行为。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滕王阁序》以骈文写就,句式讲究对偶,灵活多变,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B.《庄子•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农历每月十五,“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C.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显得富有情致和趣味。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同类题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著作是《左传》,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B.《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淳朴而简单的社会关系里,通过对祥林嫂的塑造,表达出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C.《红楼梦》第三回中评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具有追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的性格特征。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同类题4
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B.结发:古代成婚前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C.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为王朝的代称。
D.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特定称谓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二十四个时辰。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
同类题5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不是傍晚,而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B.“风骚”中的“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作品《楚辞》中的《离骚》篇。后来,“风骚”并称,泛指文学。
C.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搭建的屋舍。亦作“庐墓”。
D.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