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谏逐客书》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谏逐客书》中“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而苏洵《六国论》中的“六国”指齐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等六个诸侯国。
C.“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24 08:5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党项人在西北部建立的政权,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B.酋,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有时也指盗匪、侵略者的首领。
C.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D.内禅,世袭制王朝的君主将君位禅让与异姓的血亲,称“内禅”。
同类题2
下列与古诗有关的说法中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懒起画蛾眉”中的“蛾眉”是飞蛾触须般细弯的眉毛,多指美人之眉,也写作“娥眉”。“宛转娥眉马前死”中则以“娥眉”代指美人。
B.古诗中常以“鱼雁”指书信。“鸿雁长飞光不度”“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中的鱼、雁都是传书的信使。
C.“玉箸应啼别离后”中用玉制的筷子形容妇女双流的眼泪,“梨花一枝春带雨”写贵妃脸上带泪,如带雨的梨花。两句都用了比喻手法。
D.“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有很多别称。诗句“千里共蝉娟”中的“蝉娟”、“露脚斜飞湿寒兔”中的“寒兔”都是指月亮。
同类题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继老子之后的最为重要的道家代表人物,世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B.陶渊明,名潜,字渊明,诗歌作品有《归园田居》、《将进酒》等。
C.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两个月后,他渡海溺水,不幸英年早逝。
D.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作品有《湘西散记》、《长河》、《边城》等。
同类题4
下列个句所咏之物不属于古代“文房四宝”的一项是
A.雨露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出淡云生。
B.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C.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D.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同类题5
下列对诗句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州司马
青衫
湿”:“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B.“一去
紫台
连朔漠”:“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生长
明妃
尚有村”:“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炎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C.“予
左迁
九江郡司马”:“左迁”即贬官降职。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
D.“如何
四纪
为天子”:“四纪”是指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