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 )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09 09:49: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插于腰带)、垂绅(垂着衣带)的人,即士大夫。
B.正丘首:古代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巢穴的依恋。后多用“正丘首”表示死于他乡或别国。
C.缇骑:本指古代高官的前导和侍从,明代指专门从事侦查、逮捕人犯的马队。
D.羽扇纶巾:汉末至魏晋时名士的装束,后来形容儒雅从容,举止潇洒。旧小说中多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形象。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同类题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赵宦者令缪贤舍
人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古代王公贵族家里都有舍人。)
B.
斋戒
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庄敬。)
C.召
有司
案图(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设
九宾
于廷(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同类题3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祭品,指猪、牛、羊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C.“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人所宗。
D.“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石”,是古代容量单位,五斗为一石。
同类题4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即培土,也叫壅土。为保护植物在其根基部分垒土,有防止植物倒伏,促进植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B.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缫丝是制丝的一个主要工序,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养蚕缫丝的创始人。
C.鸣鼓,指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例如屈原《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就是此意。
D.飱饔,晚餐和早餐。周朝时亦是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飱,客始至之礼;饔,即将币之礼。”(郑玄注)
同类题5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伦原指自然的道理,后代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本文用的本义,即大自然的道理。
B.古以伯(孟)、仲、叔、季排行,季指同辈排行中最小的。本文中的群季泛指弟弟。
C.古时天子用爵饮酒,公卿以下用羽觞饮酒。羽觞又称羽杯、耳杯,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如鸟的双翼。
D.金谷,园名,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他常在这里宴请宾客。其《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用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饮食器用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