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棱,字长威,庐江襄安人也。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等作乱江南,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以岘旧将,共推为主。岘欲拒之,棱谓岘曰:“众乱既作,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为后计。”岘然之。时柱国李彻军至当涂,岘潜使棱至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邑一千户,诏彻应接之。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上以其父之故,拜开府,寻领乡兵。

炀帝即位,骠骑将军。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后三岁,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馀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馀而至。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棱率众登岸,遣镇周为先锋。其主欢斯渴剌兜遣兵拒战,镇周频击破之。棱进至低没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率兵拒战,棱击败之,斩老模。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渴剌兜率众数千逆拒,棱遣镇周又先锋击走之。棱乘胜逐北,至其栅,渴剌兜背栅而阵。棱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渴剌兜自以军疲,引入栅。棱遂填堑,攻破其栅,斩渴剌兜,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帝大悦,进棱位右光禄大夫。

帝征辽东,棱为东莱留守。杨玄感之作乱也,棱率众万馀人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棱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后帝幸江都宫,俄而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众各数万。帝遣棱率宿卫兵击之,往往克捷。超拜右御卫将军。复渡清江,击宣城贼。俄而帝以弑,宇文化及引军北上,召棱守江都。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论者深义之。棱后为李子通所陷,奔杜伏威,伏威忌之,寻而见害。

(节选自《隋书·陈棱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B.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C.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D.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曲,大将军管理五部,部有曲,合称“部曲”,在本文中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B.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
C.授,授予官职,古代表示“授官、做官”的词语还有“除”“任”“辟"等。
D.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故帝王死称“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棱审时度势,力劝其父。当父亲推辞做首领时,陈棱及时帮助父亲分析时局,让父亲先假装顺从,再从长计议。
B.陈棱深受赏识,多次升迁。他先是被隋炀帝授予骠骑将军、武贲郎将,后又因战功被任为右光禄大夫。
C.陈棱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他多次征战而大获全胜,特别是在流求与当地人做生意发生摩擦引起的战争中全胜而归。
D.陈棱心怀道义,惨遭陷害。他聚众戴孝为隋炀帝发丧,改葬隋炀帝在吴公台下;后来被杜伏威杀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棱乘胜逐北,至其栅,渴刺兜背栅而阵,棱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7 11:49: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卢贲,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也。贲略涉书记,颇解钟律。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高祖将之东第,百官皆不知所去。高祖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往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高祖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后进说曰:“周历已尽,天人之望,实归明公,愿早应天顺民也。天与不取,反受其咎。”高祖甚然之。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频、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岁余,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贵上表曰:“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上竟从之,即改七悬八,以黄钟为宫。诏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周、齐音律。后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后数年,转齐州刺史。民饥,谷米踊贵,闭人粜而自粜之。坐是除名为民。后从幸洛阳,上从容谓贲曰:“我始为大司马时,卿以布腹心于我。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何乃不思报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杀卿,是屈法申私耳。”贲俯伏陈谢,诏复本官。后数日,对诏失旨,又自叙功绩,有怨言。上大怒。苏威进曰:“汉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请。至尊仁育,复用此道以安之。”上曰:“然。”遂废于家,是岁卒,年五十四。

(节选自《隋书•卢贲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
B.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
C.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
D.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即“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
B.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个人表決,以多数决定。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C.“黄钟”是古代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又指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以欲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高妙。
D.“俯伏”即俯首伏地,就是跪下后头趴在地上,身体向下接近地面,手前伸或者环于头前,多表示恐惧屈服或极端崇敬,是古代礼仪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贲读书不多,但是精通音律。他在担任相关职务时,上表皇帝, 修订音律,将黄钟定为宫调,后来又受皇帝诏命与人删定周齐的音律。
B.卢贲慧眼识人,助力高祖称帝。他在了解到高祖的不同寻常后,就与其深交,在高祖辅政和最终登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深受信任。
C.卢贲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 他虽被贬任怀州刺史,但他兴修水利,民渠和温润渠,引沁河水东流,灌溉盐碱土地,百姓依靠它而受益。
D.卢贲追求名利,终遭皇帝废弃。因为追求权力利益,他多次犯错,虽然皇帝对他给以宽宥,但他自恃有功而心怀怨愤,被皇帝弃之不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
(2)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段达,武威姑臧人也。父严,周朔州刺史。达在周,年始三岁,袭爵襄垣县公。及长,身长八尺,美须髯,便弓马。高祖为丞相,以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及践阼,为左直斋,累迁车骑将军,兼晋王参军。高智惠、李积等之作乱也,达率众一万,击定方、滁二州,赐缣千段,迁进仪同。又破汪文进等于宣州,加开府,赐奴婢五十口,绵绢四千段。
仁寿初,太子左卫副率。大业初,以蕃邸之旧,拜左翊卫将军。征吐谷浑,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帝征辽东,百姓苦役,平原祁孝德、清河张金称等并聚众为群盗,攻陷城邑,郡县不能御。帝令达击之,数为金称等所挫,亡失甚多。诸贼轻之,号为段姥。后用鄃令杨善会之计,更与贼战,方致克捷。还京师,以公事坐免。明年,帝征辽东,以达留守涿郡。俄复拜左翊卫将军。高阳魏刀兒聚众十余万,自历山飞,寇掠燕赵。达率涿郡通守郭绚击败之。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芃。
十二年,帝幸江都宫,诏达与太府卿元文都留守东都。李密据洛口,纵兵侵掠城下,达与监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霍举率内兵出御之。颇有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王充之败也,密复进据北芒,来至上春门,达与判左丞郭文懿、尚书韦津出兵拒之。达见贼盗,不阵而走,为密所乘,军大溃,津没于阵。由是贼势日盛。及帝崩于江都,达与元文都等推越王侗为主,署开府仪同三司,兼纳言,封陈国公。元文都等谋诛王充也,达阴告充,为之内应。及事发,越王侗执文都于充,充甚德于达,特见崇重。既破李密,达等劝越王加充九锡备物,寻讽令禅让。充尊号,以达为司徒。及东都平,坐诛,妻子籍没。     
(选自《隋书•列传卷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芃
B.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芃
C.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芃
D.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即登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有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阼有“登基”意。
B.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其名、字有联系。
C.“僭”意为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者的名义或礼仪、器物等。
D.籍没是对罪犯家产清查登记予以没收的制度,古代妻儿家眷等如同财物,在籍没之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达形貌高大俊美,有武力,曾因率军平定高智惠、李积等的叛乱有功,受朝廷提拔赏赐。
B.帝征伐辽东,百姓苦于役事而聚众为盗,攻陷城邑,段达受命征讨,始故意数为敌军所败,让对方轻敌,后一举将其打败。
C.帝幸江都宫,李密纵兵侵掠至东都城下,情势危急,段达与监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霍举率皇宫卫军出城应敌。
D.段达生于官宦之家,一生颇多武功,后来先后效力于越王侗和王充,最后未得善终,家人也因之受到牵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达见贼盗,不阵而走,为密所乘,军大溃,津没于阵。
(2)及事发,越王侗执文都于充,充甚德于达,特见崇重。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方,京兆长安人也。性刚决,有胆气。仕周承御上士,寻以战功拜上仪同。高祖为丞相,方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以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邑八百户。高祖受禅,进爵为公。仁寿中,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言方有将帅之略,荐之,上于是诏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二十七营而进。方法令严肃,军容齐整,有犯禁者,造次斩之。然仁而爱士,有疾病者,亲自抚养。长史敬德亮从军至尹州,疾甚,不能进,留之州馆。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其有威惠如此,论者称为良将。至都隆岭,遇贼二千余人来犯官军,方遣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之。进兵临佛子,先令人谕以祸福,佛子惧而降,送于京师。其有桀黠者,恐于后为乱,皆斩之。寻授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出越常,方亲率大军舟师趣比景。高祖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方击走之。三月,师次阇黎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贼惧而溃。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于是济区粟,度六里,进至大缘江,贼据险为柵,又击破之。四月,师至林邑国都。林邑王梵志弃城奔海,方刻石纪功而还。道远无辍,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在道遇患而卒,帝甚伤惜之,乃下诏,赠上柱国、卢国公。

(选自《隋书·刘方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
B.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
C.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
D.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贼军溃不可/收俘馘万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爵位之一。古代爵位可分为公、侯、伯、子、男。秦汉以后“侯”是仅次于“王”的爵位。
B.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后世曾有权臣以禅让之名来夺取皇权的事例。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所给予的一种称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高祖是谥号,炀帝是庙号。
D.上柱国,古代官职。起源于春秋时期,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唐以后逐渐成为战功卓著者的荣誉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方刚毅果断,得以军功封爵。髙祖时刘方南征交州,对待敌人或招降或斩杀,在平定李佛子和林邑国国王叛乱后,回到朝廷被追赠为卢国公。
B.刘方军纪严明,带兵有威有恩。刘方军令严明,军容齐整,有违犯军令的人必被斩首;同时又对士卒仁慈爱护,士兵患病他也亲自抚慰关照。
C.刘方方略得当,能以晓谕降敌。隋军至都隆岭,遇贼兵来犯,刘方遣将击破,大军逼近李佛子大营时,先派人向李佛子陈述利害,致其恐惧投降。
D.刘方南征林邑,异常艰苦,终刻石纪功而返,但由于长途跋涉,连日行军,士兵脚都走坏,死去的人达十之四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世积,阐熙新囶人也。父雅,周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世积容貌魁岸,风神爽拔,有杰人之表。在周,有军功,拜上仪同,封长子县公。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从韦孝宽击之,每战有功,拜上大将军。

高祖受禅,进封宜阳公。高颎美其才能,甚善之,尝密谓颎曰:“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颎深拒其言。未几,授蕲州总管,平陈之役,以舟师自蕲水趣九江,与陈将纪瑱战于蕲口,大破之。既而晋王广已平丹阳,世积于是移书告谕,遣千金公权始璋略取新蔡。江州司马黄偲弃城而遁,始璋入据其城。世积继至,陈豫章太守徐璒、庐陵太守萧廉等,及鄱阳、临川守将,并诣世积降。以功进位柱国、荆州总管,赐绢五千段,邑三千户。后数岁。桂州人李光仕作乱,世积以行军总管讨平之。上遣都官员外郎辛凯卿驰劳之。及还,进位上柱国。上甚重之。

世积见上性忌刻,功臣多获罪,由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上以为有酒疾,舍之官内,令医者疗之,世积诡称疾愈,始得就第。拜凉州总管,令骑士七百人送之官。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称:“世积尝令道人相其贵不?道人答曰:‘公当为国主。’谓其妻曰:‘夫人当为皇后。’又将之凉州,其所亲谓世积曰:‘河西天下精兵处,可以图大事也。’世积曰:‘凉州土旷人稀,非用武之国。’”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有司奏:“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世积竟坐诛,旻、胄等免官,拜孝谐为上大将军。

(节选自《隋书·王世积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
B.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
C.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
D.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竞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是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B.郡是古代区域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但春秋前,县大于郡。
C.柱国是官名,始设为最高武官,后为勋官称号,是授予有功者的虚职,没有实际职务。
D.古代帝王可以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邑三千户是指居住人口超过三千户的封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世积历仕两朝,展立战功。北周时,从韦孝宽平定尉遇叛乱有功,被授予上大将;隋朝时,除灭陈国中因功领剂州总管,并获加封。
B.王世积领兵作战,威慑四方,任荆州总管时,他率水军在蕲口大胜陈将纪瑱,江州司马闻风而逃,豫章、庐陵、鄱阳、临川等地都来投诚。
C.王世积假装好酒,以求自保。他见皇上生性猜忌刻薄,许多功臣因此获罪,心有忌惮,便故意放纵饮酒,便饮酒自遣,不与执政者谈论政事,却不料被皇帝舍于宫内,令医者疗治。
D.王世积被人检举,祸及他人。皇甫孝谐以道士相面、凉州不宜起兵为证,举报王世积有谋反之事,致使王世积被诛,还牵连到元旻、元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晋王广己平丹阳,世积于是移书告谕,遣千金公权始璋略取新蔡。
(2)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有司奏:“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也。矩襁褓而,及长好学,颇爱文藻,有智数。高祖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以母忧去职。及受禅,给事郎,奏舍人事。炀帝即位,营建东都,矩职修府省,九旬而就。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帝令矩掌其事。矩知帝方勤远略,诸商胡至者,矩诱令言其国俗山川险易。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帝大悦,赐物五百段,每日引矩至御坐,亲问西方之事。矩盛言胡中多诸宝物,吐谷浑易可并吞。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民部侍郎,未视事,迁黄门侍郎。帝复令矩往张掖,引致西蕃,至者十余国。大业三年,帝有事于恒岳,咸来助祭。帝将巡河右,复令矩往敦煌。矩遣使说高昌王麹伯雅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及帝西巡,次燕支山,高昌王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帝见而大悦。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帝谓矩有绥怀之略,位银青光禄大夫。矩素勤谨,未尝忤物,又见天下方乱,恐为身祸,其待遇人,多过其所望,故虽至厮役,皆得其欢心。宇文化及僭帝位,以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封蔡国公,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建德败于武牢。群帅未知所属,曹旦长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说旦及齐善行令归顺。旦等从之,乃令矩与徵、公淹领旦及八玺,举山东之地归于大唐。
(选自《隋书·裴矩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
B.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
C.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
D.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既有幼年丧父的意思,又有父母双亡的意思,文中指父母双亡。
B.“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位宫廷的近侍,官职与“郎中”一致。
C.“河右”,古代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当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
D.“迁”指官职调动,“右迁”表升职,“左迁”表降职,文中“迁”与下文的“转”“进”意思一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矩精通西域事务。高祖时,西域各少数民族,多与中原互通商贸,皇帝命令裴矩经营管理四方少数民族的一切事物,裴矩都能出色完成。
B.裴矩富有智谋。裴矩知道皇帝在谋划西域事务,就诱使来张掖的胡人讲述他们国家的风俗民情、山河地理,并撰写《西域图记》进献给朝廷。
C.裴矩勤勉谨慎。当时天下正大乱,裴矩怕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便极力善待他人,即使是干杂事的下人,他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
D.裴矩历仕多朝。隋高祖时他任给事郎,隋炀帝时任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宇文化及时被封为蔡国公,后又归顺大唐。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矩遣使说高昌王麹伯雅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
(2)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