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道根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家贫,佣赁以养母。行得甘肥,不敢先食,必遽还以进母。年十三,以孝闻于乡里。郡召为主簿,辞不就。齐建武末,魏主拓跋宏寇没南阳等五郡,明帝遣太尉陈显达率众复争之。师入沟口,道根与乡里人士以牛酒候军,因说显达曰:“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显达不听。及显达败,军人夜走,多不知山路;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寻为汮口戍副。永元中,以母丧还家。闻高祖起义师,乃谓所亲曰:“扬名后世,岂非孝乎?时不可失,吾其行类。”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高祖。

天监二年,领阜陵城戍。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追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八年,贞毅将军、领汝阴太守。十五年,为右卫将军。

道根性谨厚,木讷少言。每所征伐,终不言功,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明主自鉴功之多少,吾将何事。”高祖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曰:“此人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处州郡,和理清静,为部下所怀。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当时服其清退,高祖亦雅重之。微时不学,既贵,粗读书,自谓少文,常慕周勃之器重。

居州少时,遇疾,自表乞还朝,征为散骑常侍、左军将军。既至疾甚,中使累加存问。普通元年正月,卒,时年五十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
B.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
C.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
D.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正月: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而农历最后一个月常称为“腊月”。
C.陛下:是臣子对君主的尊称。“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D.迁: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领:领指兼任,多指兼任相对高的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冯道根悉心奉母,以孝闻名。冯道根幼年丧父,靠给别人打工挣钱养母,他得到好吃的东西就赶紧回家进献给母亲,在当地以孝闻名。
B.冯道根从不争功,理政有方。每次征战之后,冯道根从不说自己的功劳;他在州郡任官时,宽和治理,为政清明而无争,一直被部下所怀念。
C.冯道根积备战,勇克强敌。冯道根刚到阜陵,担心民众害怕打仗,就开始修筑护城壕,还未修好,魏军就来了,他率兵出城与魏军交战,打败了魏兵。
D.冯道根为人俭朴,受到称道。他所居住的房宅像是普通百姓中贫穷低下者的房子一样,当时的人们佩服他的清贫淡泊,高祖也非常看重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
(2)居州少时,遇疾,自表乞还朝,征为散骑常侍、左军将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7 11:48: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洞真观横翠阁记

(宋)何朝隐

洞真观之左右,支珑盘豆,其西矗立如屏者,道士张君文政有阁临之。规模自先世,至政尤加表章,而山之泉、石、草、树、鸡、犬、人家,凡登兹阁,皆一目而尽。正李谪仙所谓樵夫耕叟出入画图者。余过而爱之,因为榜曰:“横翠”。家弟彦和能作大字,得山谷老人笔意,令书其榜,而揭于阁之颜。

则又为之说日:古人莫不有爱山癖,而兹癖非静者不能。盖奇峰绝巘,不择地而有之。不幸在无人之境,则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以置通邑大都,则有力者往往臂其间,而化为争夺之场。故凡佳山所在,莫如附诸道释之宫,以备高人胜士之观焉。

余常与客游于斯,徙倚栏楯,则是山之回巧献技于前者,如云霞之蒨绚,风雨之晦冥。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千态万状,辐凑兹阁,览者心凝神释,与灏气俱爽,而莫得其涯,诚事外之真乐也。或者乃曰:“昔韩退之与孟东野《城南联句》,谓遥岑寸碧,远目为之增明。今阁俯兹山,不侑座欹器,与韩意特异,何也?”余曰:“山既静者之好,则远近奚择?且横平冈于座右,耸翠碧于天末,虽若辽绝,至夫景物变态,远近诚弗异也。达人大观,决不尔,倘弗谓然,则退之为王氏《燕喜亭记》,何以特赏突然之丘出于所居之后耶?

嗟呼,若果以好远略近为心,则推之人事,必将嗜欲得而喜功名,富贵足而慕神仙。健羡之心,无时而已也。岂静者之为哉!政之师仲清心解于此,政固闻其大端,余既为记以申之,惧吾他日行事,有类于是者,故篇末系见,聊以自警。仍为世俗之戒云。梅溪何朝隐记。

注释:①侑座欹器:古代君王置于座右用以警戒的一种器物,此处用以形容靠得很近。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规模自先世  肇:开始
B.则有力者往往臂其间  攘:挽起
C.不侑座欹器  啻:只,仅
D.岂静者之为哉 曾:曾经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横翠阁风景如画,登阁即可一览无余,其匾额题字取法于大家,有黄庭坚书法之风。
B.引韩愈和孟郊的《城南联句》意在证明远处的景能让人眼前一亮,得到一种真正的快乐。
C.引韩愈的《燕喜亭记》意在证明赏景不取决于远近而取决于内心是否宁静、达观。
D.作者介绍了横翠阁名字由来及观景体会,感慨不是心静之人不能拥有真正的爱山癖好。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凡佳山所在,莫如附诸道释之宫,以备高人胜士之观焉。
(2)则退之为王氏《燕喜亭记》,何以特赏突然之丘出于所居之后耶?
【小题4】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shěn)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泷冈阡表》,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庇为生庇:依靠
B.间御酒食御:进用
C.屡废而叹废:停止,搁置
D.其心厚于仁者厚:厚道,忠厚
【小题2】(小题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成为欧阳修父亲“必将有后”的依据的一组是()
①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②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
③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④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⑤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泷冈阡表》是一篇墓志文。泷冈是地名,阡是墓道,表即墓碑。这种文体是表彰先人生前的德行,刻在坟前的碑石上,以供后人瞻仰的。
B.这段文字借祖母的口述,道出父亲生前从政所持有的执著、仁爱的精神。
C.文章在表现父亲高尚人格的同时,也描写了母亲对他的慈爱和厚望。
D.全段文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不加雕饰,流露出作者对父亲崇敬之情。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其原因是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与一男子私定终身。
B.此诗作为叙事诗,诗中赋、比、兴交替使用。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既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更是两人的爱情由盛到衰的象征。
C.《氓》这首诗同大多数的《诗经》中的四言诗一样,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回环跌宕的结构,注重重章叠句。
D.从“氓之蚩蚩”到私欲得到满足的“至于暴矣”,乃至朝三暮四后的“士贰其行”,氓的变心是为钱财已得,“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
E.诗人以浓墨重彩,描写了女主人公深挚而复杂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从而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形象。
【小题2】诗中多次提到淇水,其作用是什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方密之先生传
方先生讳以智,号曼公,巡抚孔炤长子。崇祯十三年进士。未授官,而巡抚为杨嗣昌劾罢下狱。先生怀血疏膝行,号泣长安门外。阅两载,疏无由达。上寻释巡抚而授先生翰林院检讨。
会李自成破潼关,先生自请效力行间,范公景文复疏荐之,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以忤执政意,不果用。俄,京师陷,先生哭临殡官东华门,被执,加刑毒,至两髁骨见,不屈。贼败,南奔。值马、阮乱政,修怨,欲杀之,遂流离岭表。自作《序篇》,上述祖德,下表隐志,变姓名,卖药市中。
顺治三年,桂王称号肇庆,以与推戴功擢右中允。扈王幸梧州,擢侍讲学士。明年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旋罢相。固称疾,屡诏不起。
尝日:“吾归则负君,出则有亲,吾其缁乎!”未几就絷平乐。其帅欲降之,令冠服置左,白刃置右,惟所择。先生辞左受右。帅更加敬礼,解其缚,始听为僧。先生既隐于禅,名日宏智,居浮山称愚者。 
先生生有异禀,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背诵,博涉多奇。著书数十万言,名流海外。先生所著书日《<易>余》二卷,《切韵声源》一卷,《通雅》五十二卷,《物理小识》十二卷,《药地炮庄》九卷,《诸子燔痏》若干卷,《畿表》若干卷,《浮山前后集》二十二卷,《前后编》十六卷。
马其昶日:《通雅》、《物理小识》诸书,文渊阁皆著录,提要称其援据奥博,明一代考据之书罕与并;而山阳汪文端公亦尝语徐六襄先生:“浮山愚者学博而精,其所著书,实开本朝经师门径。”嗟呼,先生躬豪杰之才,遭逢季运,以占毕称,岂其志哉! 
(选自马其昶《桐城耆旧转》,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两载,疏无由达     阅:经历
B.明年拜礼部侍郎 明年:第二年
C.未几就絷平乐   就絷:被拘捕
D.群经子史略能背诵 略:略微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自成攻破潼关后,方以智向朝廷请求到军中效力,皇上立即就召见了他,但因为得罪权臣没有被任用。
B.顺治三年,桂王在肇庆登基,方以智因为参与拥戴桂王有功,被提拔为右中允。跟随王驾到了梧州,被提拔为侍讲学士。
C.清兵在平乐抓住方以智后,让他选择做官还是就刑,他选择了死,清军解开了捆绑他的子,听任他当了和尚。
D.方以智天资禀赋卓异聪颖,涉猎广泛,学问广博而且精深,他所著的书,开创了明朝经学的路径。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怀血疏膝行,号泣长安门外。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