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 言 之 而 非 也 虽 在 卿 相 人 君 揄 策 于 庙 堂 之 上 未 必 可 用 是 非 之 所 在 不 可 以 贵 贱 尊 卑 论 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

(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小题2】《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________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_______类。
【小题3】明主是如何对待群臣的意见的?(用自己的话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0 07:43: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与杨明达书

徐枋

①今人为人家秉中作传,无非掇掠行状中语,檃栝(剪裁改写)成文。即天下所推之文章大家皆然。兄试拣世间名家之葬录或家谱。阅之即知之矣。弟今为尊翁先生作传,则独出手眼,另开生面,无一言一事与尊状中相同者,而又本来面目俱在。恕先在焉,呼之或出也。

②前于万峰遇侯砚德,砚德最精于史汉。弟与之论史学云:“人而操笔为人作传,不特其人之炉冶,直是其人之造物。”砚德曰:“何谓也?”弟曰:“若为其人之炉冶,则其人不过任我之陶铸。今为人之作传,则其人直为我之生成矣,安得非造物耶?”砚德曰:“作传为其造物,极妙语,第须无上识力,抉摘其人之生平,去取重轻无毫厘冤枉为得耳。”弟曰:“岂有造物而枉人者哉,君独不记: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耶,惟不枉所以称造物也。”砚德再四称善。遂遽谈至夜半而寝。

③即如为尊翁先生作传,若但推其诗画而没其一生真意,即云诗即李杜画即董巨而枉甚矣,何也?其生平不在此也。且亦易尽而无余蕴矣。故弟于诗画略之,而抉摘其一二事以为传,实以此一二事犹可概生平也。其文颇亦淋漓痛快,无愧史汉家法。或有嫌其偏重一二事,而于尊翁生平交游及所登临之处,不免太略者。愚意殊不谓然。若逐事为序,随时诠次,是日记年谱矣;所游必及,所交必载,是舆地图点鬼簿矣。岂得言史笔、言作传哉。只如《陈遵传》,反复千余言,只言其游侠好饮酒,而与其立功封侯皆略之。《杨王孙传》一篇,止言裸葬一事,而与其家累千金、善黄老学者皆略之。何也?惟此足以概之也!

注:行状: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

【小题1】第①段“阅之即知之矣”中的第二个“之”指的是________。(用文中语句)
【小题2】解释第②段中“炉冶”与“造物”两词在文中的含义。
炉冶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简要分析第③段中作者例举《陈遵传》、《杨王孙传》的目的。
【小题4】下列对“愚意殊不谓然”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愚蠢的内心十分不认为是这样的!
B.愚蠢的内心很是不认为是正确的!
C.我的内心很是不以为是这样的!
D.我的内心十分不以为是正确的!
【小题5】运用本文的观点,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写作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在明官抚顺所游击。太祖克乌喇,乌喇贝勒布占泰走叶赫。太祖伐叶赫,叶赫诉于明。明使告太祖,诫毋侵叶赫。太祖以书与明,言叶赫渝盟悔婚,复匿布占泰,不得已而用兵,躬诣抚顺所,永芳迎三里外,导入教场,太祖出书畀永芳,乃引师还。

后三岁为天命元年,又三岁,始用兵于明。师至抚顺所,遂合围,使持书谕永芳曰:“明发兵疆外卫叶赫,我乃以师至。汝一游击耳,战亦岂能胜?汝多才智,识时务,我国方求才,况如汝者有不加以宠荣与我一等大臣同列者乎?汝若欲战,我矢岂能识汝?若我师入城,男妇老弱必且惊溃。勿谓我恫喝,汝思区区一城且不能下,安用兴师?

永芳得书,立城南门上请降,而仍令军士备守具。上命树云梯以攻,不移时,师登,斩守备王命印等。永芳冠带乘马出降,匍匐谒上,上于马上以礼答之,传谕勿杀城中人。明日,命隳其城,编降民千户,迁之赫图阿喇。命依明制设大小官属,授永芳三等副将,以上第七子贝勒阿巴泰女妻焉。太祖伐明取边城,自抚顺始;明边将降太祖,亦自永芳始。

六年,下辽、沈。永芳皆从,以功授三等总兵官。明巡抚王化贞及诸边将屡遣谍招永芳,永芳辄执奏,上嘉奖,敕免死三次。

太宗即位,以朝鲜与明将毛文龙相应援,命贝勒阿敏等帅师讨之,永芳从。上谕阿敏等曰:“朝鲜理当讨,然非必欲取之。凡事相机度义而行。”克义州,分兵攻铁山,击走文龙;进下定州、安州,次平壤,遂渡大同江。

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阿敏欲遂攻其都城,永芳进曰:“前与朝鲜书,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今食言不义。盍暂驻待之?”诸贝勒皆是其言,阿敏怒,叱永芳曰:“尔蛮奴,何多言!我岂不能杀尔耶?”师再进,次平山,倧所遣大臣至师,卒如永芳议,遣刘兴祚、库尔缠如倧所,莅盟而还。

八年,永芳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十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
B.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
C.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
D.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是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
B.陴,古代指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俗称“城垛子”。
C.副将,古代指各级主将的辅佐将领,在职位上略低于偏将。
D.蛮奴,指对南方落后部族的蔑称。文中是阿敏贝勒对明朝降将李永芳的蔑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永芳给太祖留下较好印象。当年太祖攻打叶赫时,亲自前往抚顺所李永芳的驻地,李永芳出迎三里,表示出对太祖的敬意。
B.李永芳因有才能受赏识。太祖围困抚顺时,对李永芳非常赏识,认为他是一个人才,并劝他识时务。最终,李永芳权衡之后归顺了太祖。
C.李永芳军功卓著。他多次跟随太祖出征,在攻打辽阳、沈阳等战役中建立了功勋,因此被授予三等总兵官,并被赐予“免死三次”的特权。
D.李永芳作战讲道义。在跟随阿敏攻打朝鲜时,阿敏要攻打朝鲜的都城,李永芳认为这样做不义,应该等朝鲜的大臣来。结果遭到阿敏的训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谓我恫喝,汝思区区一城且不能下,安用兴师?
(2)上谕阿敏等曰:“朝鲜理当讨,然非必欲取之。凡事相机度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