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数学
题干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0cm,若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可列方程为()
A.x+1=(30﹣x)﹣2
B.x+1=(15﹣x)﹣2
C.x﹣1=(30﹣x)+2
D.x﹣1=(15﹣x)+2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2-17 05:4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点
A
,
B
是数轴上的两点.点
P
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
B
作匀速运动;同时,点
Q
也从原点出发用2
s
到达点
A
处,并在
A
处停留2
s
,然后按原速度向点
B
运动,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最终,点
Q
比点
P
早2
s
到达
B
处.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s
.
(1)点
A
表示的数为
;当t=4s时,
P
、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个单位长度;
(2)求点
B
表示的数;
(3)从
P
、
Q
两点同时出发至点
P
到达点
B
处的这段时间内,
t
为何值时,
P
、
Q
两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
同类题2
如图在数轴上
A
点表示数
a
,
B
点表示数
b
,
a
、
b
满足|
a
+2|+|
b
﹣4|=0.
(1)点
A
表示的数为
;点
B
表示的数为
;
(2)一小球甲从点
A
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
B
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①当
t
=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
;当
t
=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
;
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同类题3
如图,数轴上有两定点A、B,点
表示的数为6,点B在点A的左侧,且AB=2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式子表示:_______;
(2)设点M是AP的中点,点N是PB的中点.点P在直线AB上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线段MN的长度.
(3)动点R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与点R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
同类题4
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50
(1)请写出线段AB中点M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2)若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恰好从A点出发,以每秒两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也向左运动,设P,Q两点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3)若点P运动到数轴上某一位置,使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
同类题5
(探索新知)如图1,点
C
将线段
AB
分成
AC
和
BC
两部分,若
BC
=
πAC
,则称点
C
是线段
AB
的圆周率点,线段
AC
、
BC
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
(1)若
AC
=3,则
AB
=
;
(2)若点
D
也是图1中线段
AB
的圆周率点(不同于
C
点),则
AC
DB
;
(深入研究)如图2,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
C
的位置.
(3)若点
M
、
N
均为线段
OC
的圆周率点,求线段
MN
的长度.
(4)图2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
相关知识点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