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选自[宋]何远《春渚纪文》)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告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视久之(______) (2)非故之也(______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须 臾 扇 至 公 取 白 团 夹 绢 二 十 扇 就 判 笔 作 行 书 草 圣 及 枯 木 竹 石 顷 刻 而 尽。

【小题3】从本文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从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外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9 02:32: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历史故事,感人物精神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于是朝议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淮河以南地区。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于是朝议玄北讨()(4)必济事()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小题3】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小题4】郗超认为谢玄率师讨伐苻坚能够成功的依据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小题5】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诸葛亮:    郗超:

同类题2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节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

(注)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代词,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_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市:_________ 
(3)买其首五百金 其:_________
(4)鸣之不能通其意 之:_________
【小题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小题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两个句子。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同类题4

阅读《陋室铭》《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案牍:_______  (2)蕃:_______    (3)植:_______
【小题2】请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
A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B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______)
A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新鲜的听到了。
B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作者用此法以物为喻,较含蓄地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其中甲段文字刘禹锡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的情趣;乙段文字周敦颐借莲花传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