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捕蛇者说》,完成小题(18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者。
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小题1】请用“/”为下面语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几死者数矣   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其租入  ②乡邻之生
而献焉  ④往往而死者相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专利三世矣退而甘食土之有
B.时献焉余闻愈悲
C.故为说野语有
D.告之帝苛政猛
【小题4】(小题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小题5】文中加点部分蒋氏的两次“戚”,各因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什么而“悲”?请用自己的话叙述。(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4-01 02:42: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争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注)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①白:酒杯。
【小题1】解释选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1)互相 (2)谷忘反
(3)上下 (4)下船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急湍箭/人之所欲莫于生B.百叫无/以为妙
C.余饮三大白/项为之D.问姓氏/真无马邪
【小题3】(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小题4】填空和简答。
(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T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曰:“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请把选文第一则补充完整。
子曰:“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
(2)博学而志______________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B.选文第二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