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心志     行拂乱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出淤泥不染
C.舜发于畎亩中   宋何罪
D.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贤材人远矣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3】文章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1-06 02:1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比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二十,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
(1)增其旧_________  (2)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
(3)斯人 __________   (4)中有献鱼雁者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D.预于次
【小题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比较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七里之 (2)寡助之至,亲戚
(3)傅说于版筑之间 (4)必先其心志
【小题2】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入/则无法家/拂士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4】这两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处世为人、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