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比较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小题1】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小题2】[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  
【小题3】下列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B.庙堂之高则忧    十日,乃见
C.予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D.宴酣乐  予尝求古仁人
【小题4】(小题4)“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小题5】“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和“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分别是题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名联,请根据对联内容并联系课文,说说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忧乐有何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6 03:59: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无与为乐者
(3)秋夜坐钓月矶
(4)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小题3】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小题4】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小题5】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游人而禽鸟乐也    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B.树林阴翳,鸣声下   有谴,我任之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文者  画竹、兰为长
D.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燮开仓赈济,阻之
【小题2】《醉翁亭记》一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主要表达了三种语气:①陈述语气;②肯定语气;③感叹语气。下面选项中,哪一项表示感叹语气?( )
A.环滁皆山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小题4】欧阳修和郑板桥都是老百姓眼里的好官。甲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5】阅读乙文和下列链接材料,说说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注)所谓乳泉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有删改)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筹交错     (2)树林阴
(3)因以其水余于京师 (4)荫长松,丰草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
B.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
C.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
D.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
【小题4】甲、乙两文都在写“乐”,但各侧重点不同,请你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