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古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

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翻译下列加点字词。
异二者之为
进亦忧
于邸中为假山

(2)翻译下列语句。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4)甲选文为何作者以慨叹“嗟夫!”开始,又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来结尾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6 09:46: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谁?庐陵欧阳修也。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亦忧   进:在朝廷做官B.树林阴   翳:遮盖
C.太守谁   谓:为,是D.此   客:客人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物喜   钱覆其口
B.而不知人乐   水陆草木
C.醉能同乐   如土石何
D.余强饮三大白别   学不思则罔
【小题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A.我常常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会是什么心情呢?
B.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有时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会是什么心情呢?
C.我常常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有时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是为什么呢?
D.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是为什么呢?
【小题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段选文都提到了“乐”或“喜”。甲文表达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乙文抒发与民同乐的理想,丙文写到偶遇知音的惊喜。
B.三段选文都包含复杂情感。甲文在传达爱国爱民之情时暗含悲凉慷慨,乙文抒发乐百姓之乐时又有政治失意的苦闷,丙文表达遇知音的喜悦也有终是路人的悲哀。
C.三段选文都将几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甲文抒情和议论交融,乙文叙事和写景辉映,丙文叙事和抒情融合。
D.三段选文皆有否定句。甲文用“不”“微”表达自己明确的态度和追求,乙文用“不知”传达内心孤寂,丙文借舟子的“莫说”表达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

同类题4

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颜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选自《过庭录》)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而或长烟空(_______) 
(2)天下之忧而忧(______)
(3)自巴陵(_______)
(4)子京忽以抵仲淹(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愤郁颜见辞色。
【小题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B.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C.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D.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小题4】甲文中“古仁人”和那些心境受自然风物影响的“迁客骚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能够________________,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__________的伟大襟怀。从乙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同类题5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作文以记之  引凄异B.予观夫巴陵状  射者中,弈者
C.然则北巫峡    初极狭,才D.国怀乡 乃记之而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增旧制   真无马邪B.前人述备矣   已而细柳营
C.多会此   至于负者歌D.不物喜 屠惧,投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C.本文第三、四段采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描写出一阴一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因物喜因己悲的心情。
D.本文既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还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将抒情、议论、写景自然的结合起来。
【小题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