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 《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小题1】甲词中“水调歌头”是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是题目。
【小题2】下列对甲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欲”一“恐”暴露了诗人千丝万缕的思想矛盾。
B.“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C.“此事古难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失望。
D.“何事长向别时圆”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子由的思念。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小题4】根据文段回答。
甲词中展现出一个浪漫、旷达的苏轼,乙文中展现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苏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5 08:0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盖以诱
B.缀行远/意暇
C.狼不敢/乃悟狼假寐
D.一狼得骨/增笑耳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小题3】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什么作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题4】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大都是贬义词,体现了汉文化对狼的排斥。阅读下面知识链接,关于狼的形象你又有哪些新的认知,请把知识链接后面的一副与狼相关的对联补充完整。

在科学家眼里,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一群狼的数量正常在7匹左右,即所谓七匹狼,也有部分狼群达到过30匹以上,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每一匹狼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狼的耐力很好,它们有能力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奔跑20公里。智商高度发达,可以通过气味、叫声、肢体动作进行沟通。狼的寿命大约是十二到十四年。在群体中成长的小狼,非但只有父母呵护备至,族群的其他份子,也会对狼崽爱护有加。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狼的耐心总是令人惊奇,它们可以为一个目标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丝毫不觉厌烦。狼的态度很单纯,那就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正因为此才使得狼得以千心万苦地生存下来。狼群的群居习性成为决定它们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正因为此狼群很少真正受到其它动物的威胁,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

横批:还是那只狼
上联:传统文化中凶残贪婪阴险狡诈千夫所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①因:于是,就。 ②(宿):一宿,一晚。 ③造门:登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白雪纷纷所似(____)
(2)俄而雪骤(____)
(3)夜大雪,眠(____)
(4)人问其(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左将军王凝妻也/即便夜乘小船就
B.戴在剡/学而习之
C.未若柳絮风起/起彷徨
D.公欣曰/四望皎
【小题3】用“/”给文章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小题5】根据文章意思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谢道韫的故事主要表现作者对“_______”之情。
(2)乙文中对名士王子猷言行的描述,主要表现主人公“______”的为人风格。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读书忌“二物”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选自《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善辩。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的酗酒者。③旬朔:古时十日为一旬,泛指较长的时间。旬,十天。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个月。④囊时:昔日。⑤必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阅数次。寻绎:思考。数终:多遍,多次。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教然后知(2)然后能自也(3)不知其
【小题2】翻译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故曰:教学相长也。
【小题3】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小题4】(甲)文的结论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小题5】读完上面两则短文,请你就“学习”谈谈你的切身体会,谈出其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