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世说新语》选读,阅读下列三则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批注]结尾画线句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含作者对她“咏絮之才”的赞美。

[乙]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日:“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丙]张季鹰辟田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批注]

[注释]①辟:征召。②东曹掾:东曹的属官。③鲈鱼脍:鲈鱼切片或切碎做的菜,与菰菜羹同属吴中名菜。④羁宦:在异乡做官。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撒盐空中差可____
②王仲宣驴鸣____
语同游曰____
俄而齐王败____
【小题2】“遂”有两个义项,分别是“于是”和“最终”。请联系上下文,为丙文“遂命驾便归”中的“遂”选择正确的义项,并说明理由。
【小题3】成语“莼鲈之思”出自丙文。依据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内容,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
【小题4】文章的结尾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参考甲文批注,给丙文结尾句做批注。
【小题5】有老师将《世说新语》作为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书目。你赞同这种做法吗?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5 08: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游人而禽鸟乐也    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B.树林阴翳,鸣声下   有谴,我任之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文者  画竹、兰为长
D.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燮开仓赈济,阻之
【小题2】《醉翁亭记》一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主要表达了三种语气:①陈述语气;②肯定语气;③感叹语气。下面选项中,哪一项表示感叹语气?( )
A.环滁皆山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小题4】欧阳修和郑板桥都是老百姓眼里的好官。甲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5】阅读乙文和下列链接材料,说说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日: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体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今复为相,以全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或短语。
(1)入门不     (2)相而去
(3)王其母     (4)即田子罪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小题3】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乙文中“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中的“欲”在文中指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忠之事。
C.乙文中“退请就狱”的朗读停顿可以这样标:“退请/就狱”
D.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田子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是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小题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