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甲、乙语段,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于畎亩之中
(2)困于心,于虑
(3)王封我矣
(4)孙叔敖之
【小题2】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小题3】请用/在下面的句子上断句(断两处)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小题4】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5:0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旗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敝,然而不听。今晨观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

(1)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加点字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字义选项
①墨子耕柱子
A.气势盛   B.怨恨   C.生气,发怒
 
②我无于人乎
A.病好 B.胜过   C.更加
 
③日夜
A.平常,一般 B.永久的 C.经常,常常
 
④口干舌
A.坏,破旧   B.疲劳   C.遮蔽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
②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3)甲文和乙文的第一段文字采用了类似的手法引出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生活中也常有“口千舌敝,然而不听”的事情,除乙文的第二段文字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情形?请说出两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逆流而上)
B.不以也(疾:快)
C.多趣味(良:实在,确实)
D.望见此物(犹:还)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B.巘多生怪柏/哀转久
C.清倒影/望如一矣
D.有时发白帝/三三暮,黄牛如故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形如人负刀牵牛
【小题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
【小题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怀乡 去:到,往
B.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C.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吾谁与 归:归依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渔人甚异
B.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出无敌国外患者
C.不物喜,不以已悲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感极悲者矣    环而攻之不胜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