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欣然起行 ②无与为乐者    ③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④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1 04:08: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所往而无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葺(qì):修整。②撷(xié):采摘。③秫(shú)酒:用粘高粱酿的酒。④瀹(yuè):这里是煮的意思。⑤脱粟:糙米。
【小题1】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念无与为乐者
(2)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小题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欣然起行 (_________)
(2)竹柏影也(_______)
(3)雨雪之(_________)
(4)且其台曰“超然”(______)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苏轼笔下承天寺月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用一四字短语概括);“超然台”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小题5】甲乙两文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苏轼的相关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①儋州:今海南省儋县,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文章写于1099年,是他谪居儋州第三年。②过:苏轼幼子。③韩退之:指韩愈。韩愈曾写诗述其钓鱼无所收获,于是便想到远处(水深阔处)去钓,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丙)倦夜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①本诗与乙文写于同一年。②络纬:昆虫,俗称纺织娘,以其鸣声如纺纬。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月色入(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
(3)在儋州(__________)   (4)予欣然从之 (__________)
【小题2】用“/”给乙文画线处断句。(断两处)
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
【小题3】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顺利,学识渊博。
B.甲文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繁华喧闹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乙文作者借韩愈钓鱼的比喻(把人生比作钓鱼),把上元夜游的得失,推及为人生的得失。
D.丙诗首联,写失眠的人讨厌夜长,窗户仿佛永远也见不到亮似的,表现了作者的兴奋。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小题5】三则诗文都是苏轼被贬时所做。请依据三则材料的内容,探究一下甲文中一个“闲”字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而微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