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面是关于课文中心意思的三种概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通过回忆“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经历,赞扬了农民孩子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B.课文写的是“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情景。作者以饱含深情的优美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C.课文写出了一片难得的“乐土”,塑造出一群可爱的孩子,寄托着作者那时的理想,以及对新生的希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09-12 09:22: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甲)诚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论语》十二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与时 驰:奔驰,跑B.意与日 去:往、到
C.不矩 逾:越过D.者如斯夫 逝:消逝,消失
【小题2】下面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④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3】下面对甲、乙文段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噪”字,对比鲜明。
B.《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C.孔子认为如果少年立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能知天命,六十能耳顺,活到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可见,生命长度决定了见识的深度。
D.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为他淡泊名利,远离功名,潜心教育。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同类题4

课外文学作品阅读

春是春天的春

鲍尔吉·原野

①春是春节的春。小孩子像一堆红萝卜四处滚动,他们兜里多了钱,还有鞭炮,眼睛东张西望。柴禾垛的积雪把孩子脸蛋映衬鲜红。春节驾到,它被厨房大团的蒸汽蒸出来,天生富足。人集体换上同样的表情:憧憬的、采购的、赴约的、疲倦的,打底是豪迈的表情,即春节的表情。一只小白狗往桑塔纳车轮撒尿做记号,一会儿车开了,上哪儿找这个记号呢?春节把小狗乐糊涂了。春节是家家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烹饪大会、时装发布会、项目规划会,参与人士为全体国民。

②春是春雪的春。正月的雪,是天送给地的一笔厚礼。若半尺厚,春小麦就有了一床暄暖的厚被。雪沃大地,黑龙江省进入童话,吉林省进入版画,辽宁的雪呆不上几天就化,气温高。春雪飘落,带着伞翼,旋转而下,把枯草包裹晶莹。屋顶的雪借阳光变为参差耀眼的檐冰,一边淌水,一边延伸。

   庾信《燕歌行》:“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春冰薄如翼,捡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鲜红的掌纹,与玻璃一般,俄尔缩为水。春水浩荡,越岭翻山。旧日的东北土匪,此际出山拆冰。桃花水下来,冰块拥塞河道,影响木排运输。商人请胡子(匪)拆冰,匪们喝过酒,上冰,撑木杆左支右绌,轰隆一声,冰泄河通。胡子或永久失踪,或从哪个地方爬上岸,挣的是舍命钱。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鱼下锅,酥了,碎了。我的感觉,冰在春夜比白昼化得快。春水流桃花,落红搭上了薄冰的小舟。想起黎锦晖那首《桃花江》:“有人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不如美人多。”

柳枝在河面练习书法,字被波纹抹掉。不觉间,地上浮现密密麻麻的字,连成片是草书,它们是春草。草是春天的信函,连篇累牍,蘸着绿色的墨汁,写到天涯海角。有人说,画兰须备书法功底,苛求于“笔”,“墨”则次之。而草的象形书法,撇捺通脱,开张奔放,是米芾的行草。这些草书,叫“大地回春帖”,被大地当衣裳披在身上,向夏天走去。

⑤春是春天的春。唐代称酒为春,“软脚春”、“垆头春”等。曲艺界称相声为春,“宁送一锭金,不教一口春”。《诗经》里,思慕异性是春,“有女怀春”。在大自然看来,只有春天才是春。杜甫《腊月》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春天所以为春,是万物皆萌,四季轮回的新一轮又开始了。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风雨,温润和顺,柳絮乱飞也没惹老天爷生气。春天里,管弦乐队应该去田野里演奏。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或者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均广大深厚,田野吐出带甜味的呼吸。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湿澎湃,让生长的生长,让冬眠的醒来,让花朵在坚硬的枝头站成一排排蝴蝶,让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

教员(温柔):春……

孩子(倔犟):春!

教员(端正):春天的春……

孩子(强烈):春天的春!

⑥喊声太大了,屋檐的小鸟惊飞,风从树林跑过来,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小题1】根据③④段的内容,模仿①②段的首句,请在横线上写出该段的中心句。
第③段的首句:
第④段的首句:
【小题2】下面是一张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从语言方面品析)

【小题3】认真阅读本文第⑤段,结合链接材料,说说本文作者与朱自清描写春草的不同点。

(链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选自 朱自清《春》)

【小题4】文章结尾处描写教员和孩子的朗读时,作者特意增添了朗读者的语气,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