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有删改)

【小题1】用斜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可 汗 问 所 欲,木 兰 不 用 尚 书 郎
【小题2】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______________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______________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出下列句子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小题4】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分别选出与例句中画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1)双兔傍地(  )
A.走马观花
B.茶走味了
C.车刚走
D.走漏消息
(2)能辨我是雄雌?(  )
A.坐立不安
B.安敢如此
C.安的什么心
D.安营扎寨
(3)木兰户织(  )
A.捷报飞来当纸钱
B.当着大家的面谈一谈
C.他会当家
D.旗鼓相当
【小题6】出自本文最后一段内容的成语是什么?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3-06-20 07:30: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乙)

司马温公1幼时,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2,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1)司马温公:即司马光。(2)下帷绝编: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
(2)人不知而不
(3)温而知新
(4)记问不若人
(5)众兄弟成诵
(6)温公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B.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C.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D.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小题4】孔子和司马光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2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偷本非礼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因:于是;就。②托寐(mèi):假装睡着了。③会:钟会。钟毓、钟会是兄弟。
【小题1】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钟 毓 兄 弟 小 时 值 父 昼 寝 因 共 偷 服 药 酒。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友期行B.白雪纷纷所似  既而问毓以拜
C.撒盐空中差拟  以为师矣D.托寐以观之  不义而富
【小题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小题4】言语动作往往传达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起偷服药酒,钟毓、钟会两兄弟的表现却有所不同,说明他们的性格特点亦有异。你更喜欢哪个呢,为什么?

同类题3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

(选自《祭欧阳文忠公文·临川先生文集》)

(丙)

黄溪夜泊

(北宋)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注释)①豪健俊伟:豪放、强劲,英俊、奇伟;②清音幽韵:清亮幽雅的韵调;③雄辞闳辩:雄伟宏广的文辞;④上下往复:升升降降,调出调进;⑤屯邅(zhūn zhān):处境艰难困苦。困踬(zhì):困厄不得升进。踬:跌倒,受挫。⑥此诗是作者于景祐四年(1037)被贬夷陵时经黄溪所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而终不可者______   (2)其谁与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示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如公器质深厚
A.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B.盛衰兴废
C.属予作文以记D.得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3】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自 公 仕 宦 四 十 年 上 下 往 复 感 世 路 之 崎 岖
【小题4】(乙)文用了两处“呜呼”,你认为这两处“呜呼”应当用什么样语气来读?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小题5】王安石在(乙)文中提到了欧阳修诗文的特点,请你就(丙)诗来印证王安石的观点。
【小题6】有人评价欧阳修是“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这样的评价是否合适?请你结合(甲)(乙)(丙)三文谈谈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