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文言文专题复习活页本,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28 03:01: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论语》节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乎(__________)   ⑵疏食(__________)
⑶人不其忧(____________)   ⑷博学而志(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B.选文第一则讲了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个人修养三个方面的内容。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小题4】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章给你的启发。

同类题4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不亦
⑵博学而笃志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停顿。
人 不 堪 其 忧
【小题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中:打着。 ②所以:……的原因。 ③弗:不。 ④报:报告。
⑴下列选项中的“而”字用法和“退而习之三年”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B.切问而近思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择其善者而从之
⑵列子射中之后,关尹子仍要他回去练习、思考,这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哪句话来解释其中的原因?关尹子教给列子的仅仅是射箭吗?请用链接材料中的一句话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