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A.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
B.人恒过 恒:常常 |
C.出则无敌国外患 敌:敌人 |
D.诚自古所希 诚:的确、确实 |
A.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
B.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
C.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
D.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
A.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
B.乙文运用比喻,以治病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 |
C.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 |
D.乙文唐太宗身处太平盛世、居安思危,这让大臣魏征感到十分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