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③伏:躲藏。④顾:然而,可是。⑤盈:满,足。不盈:不满,不足。⑥豕(shǐ):猪。⑦方:才。⑧负:背。⑨乌:哪里,怎么。
(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甲)(乙)两文中划线的词。
①顾无可以死之()
直不能屈()
③其一坐于前()
④一狼其中()
(2)与“以吹豕之法吹之”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遂负之以归B.不以疾也
C.以刀劈狼首D.可以为师矣
【小题2】(小题2)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两处)
遂割破狼爪下皮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小题4】与(乙)文中的狼相比,你觉得(甲)文中的狼缺少点儿什么?请结合相关情节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3-03-20 11:49: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年与时(________)
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③而两狼之驱如故(________)
④一狼其中(________)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一人使/左将军王凝妻也
B.其人舍大喜/公欣
C.意将隧入攻其后也/可为师矣
D.宋君令人问之丁氏/其一犬坐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5】许多诗文都写到《诫子书》中“淡泊”“立志”“惜时”之意。下列右侧的诗文分别蕴含哪些意境?请你连一连。
A.淡泊B.立志C.惜时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②志土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⑤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指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甚之 (________) ②相与大惊曰(________)
【小题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 开 帐 乃 见 吐 唾 从 横 信 其 实 孰 眠 于 是 得 全。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王羲之的性格特征。
【小题5】与《狼》一文类似,王右军遇到与屠户类似的危险,他们得以巧妙逼险,这给了我们怎样的危机处理启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     温而知新
B.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悲守穷庐,将何及
C.目似瞑,暇甚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恐前后受其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屠惧,投骨 静修身
B.后狼止前狼又至    相委
C.久,目似瞑 又数刀毙
D.恐前后受敌 屠自后断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做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C.“惧”“ 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
D.文章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所战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诸:相当于“之于”。③蚤:通“早”、④昧爽:拂晓,黎明。⑤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⑥罹(lí):遭遇(祸患)。

(乙)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遂 钩 肉 翘 足 挂 树 间 示 以 空 担
【小题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走,又从之____
(2)十余金____
(3)其一坐于前____
(4)狼亦矣____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小题4】(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有何异同?(从它们的行为、结局、秉性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