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大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给加横线字注音。
(1)目似( )  (2)尾( )   (3)假( )    (4)亦黠矣(    )
【小题2】解释加横线的词。
(1)一犬坐于前(  )   
(2)一狼洞中(  )
(3)屠自后断股( )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小题4】本文是怎样表现狼的狡猾的?
【小题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
【小题6】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1-07 02:32: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陈胜、吴广皆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B天大雨,道不通,非已失期宾客大宴,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 当立者公子扶苏丹书帛曰
D 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小题2】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陈胜在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B 陈胜能够看出天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
C 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某事的睿智。
D 陈胜起义钱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选自《治国安民》)

(注)①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舜于畎亩之中
(2)而死于乐也
(3)人恒
(4)益其所不能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3】文段甲中孟子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小题4】结合语段乙,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与语段甲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