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狼仍从(从,跟从) |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齐) |
C.目似瞑(瞑,睁开眼睛) |
D.狼亦黠矣(黠,狡猾) |
A.止有剩骨 |
B.一狼得骨止 |
C.止露尻尾 |
D.止增笑耳 |
A.“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两句中所标注的停顿都不恰当。 |
B.“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危急的处境和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描述屠户与狼的斗争策略做了铺垫。 |
C.“前狼又至”“并驱如故”写了两狼贪婪的行为,也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 |
D.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