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关于声和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眼睛在前,耳朵在后。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1 07:20: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西游记》第68回中写到孙悟空利用“悬丝诊脉”之法治好了朱紫国国王的病。你能说出 “悬丝诊脉”的原理吗?现代医学中,医生一般用听诊器听音来了解病人脉搏和心脏跳动的情况,听诊器又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但发声的物体不一定振动
B.超声波比较容易造成噪音污染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D.在2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同类题3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大。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
-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在
答案的图
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____
(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声速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在温度较____(选填“高”或“低”)的地方进行试验更容易成功。
同类题4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同一位置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贴着另一张桌面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______。
(2)甲实验证明了______。
(3)丙实验说明了___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
光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