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
1000~120000 Hz
海豚
150~150000 Hz
猫
60~65000 Hz
大象
1~20000 Hz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1-10 05:26: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
C.在海洋上用声纳搜寻失踪的马航是利用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和声音反射原理;
D.电影院墙面加工得不太平整光滑是为了减少回声.
同类题2
1964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式飞机做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A.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同类题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是因为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B.可以利用声的技术测量地球月亮之间的距离
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D.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同类题4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同类题5
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B超”一一利用次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
B.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C.放大镜——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照相机——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