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据音调判断的
B.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12 11:38: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同类题2
有一幅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里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振动产生的。
同类题3
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我们听声就能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区分的。
同类题4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同一位置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贴着另一张桌面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______。
(2)甲实验证明了______。
(3)丙实验说明了______。
同类题5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