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CuO
B.CuO→Cu(OH)
2
C.Cu(OH)
2
→CuSO
4
D.CuSO
4
→Cu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1-20 04:3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单质,B是黑色固体,C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
(1)A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或C;
(2)A和稀硫酸反应有D生成;
(3)在高温条件下,B、C分别和无色气体E反应,都能生成A和另一种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同类题2
某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I的铁钉这一侧的液面上升
B.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
C.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D.比较铁钉这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
同类题3
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同类题4
在试管中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现察到如下现象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②镁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B.铁跟销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投入稍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 AgNO
3
+Mg=Mg(NO
3
)
2
+2Ag
D.限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同类题5
寒冷的冬季流行的“暖宝宝”——即一次性使用取暖片,只要取出直接贴在衣服上.可持续温暖12小时。小明查看说明书,发现内袋物质成分为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小明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可能来自于铁粉氧化(即生锈).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表中的内容。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步骤1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A袋“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空气接触。
步骤2
一天后,从上述A、B两袋中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溶液呈黄色(已知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变黄);
B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生(1)
,溶液变成浅绿色。
A袋内物质的铁已经转化为(2)
。
B袋内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
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