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2 06:54: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溶于水时均放出热量
B.溶质只能是固体,溶剂只能是液体
C.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同种溶质的溶液,温度相同,溶液质量相等时,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有的溶质多一些
同类题2
“NaCl+CO
2
+NH
3
+H
2
O===NaHCO
3
+NH
4
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aHCO
3
是纯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
4
Cl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同类题3
科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区域(填“I”“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
(2)生产上要配制5000g12%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2g/cm
2
)体积为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同类题4
在t℃时,要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温度;(2)升高温度;(3)增加溶质;(4)加水。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是()
A.(1)(3)
B.(2)(4)
C.只有(3)
D.只有(4)
同类题5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 18g 氯化钠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9∶25
D.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